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个性化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个性化护理体会

王红燕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区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颅脑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盲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恶心、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家属满意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及SF-36评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有效的临床护理体验,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干预;个性化;满意度;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多为受到外力或者暴力直接作用于脑部,导致患者的颅脑组织受到严重创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主要原则为手术治疗、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及抗感染。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及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如何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与个性化护理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39.3±8.6)岁;GCS评分4~8分,平均GCS评分(6.21±0.60)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9.9±9.4)岁;GCS评分3~8分,平均GCS评分(6.25±0.58)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方法为营养护理、身体按摩护理、安全护理及生活卫生护理。个性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及饮食习惯等进行深入调研,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为其制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如患者既往有听轻音乐的习惯,护理人员每天可为其播发10~30min的轻音乐,并为其安排3次音乐唤醒时间,使其情绪得到舒缓;对于不爱听轻音乐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娱乐措施,如患者较喜欢听相声,每天可让其观看10~30min相声表演;既往喜欢观看球赛的,每天可播放球赛提其观看,分时段播放给其看,对喜爱打麻将的患者,可为期增加麻将此类工具或者视频进行刺激。②肺部康复: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情况,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基础护理方面根据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进行常规翻身叩背及体位管理,提供阶梯化喂养,以确保其营养。个性化护理方面:充分纳入床边肺康复治疗师进行肺部康复的管理,使用床旁便携超声,按照床旁肺部超声检查流程,对患者进行膈肌运动功能检查,给予针对性的床边膈肌功能康复护理,包括呼气末以掌根加压腹直肌,排除肺内残余气体;呼气末肋骨下缘加压至吸气末,增加膈肌活动范围;在患者呼气末双手交叉置于对侧胸廓,进行拧毛巾动作,加强肋椎关节活动度。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SF-36评分、家属满意度及GCS评分。SF-36评价内容有生理功能、活力、疼痛及社会功能4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有关医学研究数据支持,近年来,我国重型颅脑损伤引起昏迷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颅脑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失语、偏盲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恶心、肢体瘫痪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颅底骨折患者则可表现出脑脊液耳漏、鼻漏等临床症状,脑干发生损伤的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障碍,病情严重的可发生脑疝,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6.3±3.6)分、GCS评分为(13.60±4.23)、家属满意度为93.3%;常规护理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9.3±3.5)分、GCS评分为(11.26±3.56)、家属满意度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及SF-36评分,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有效的临床护理体验,对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秀平.重型颅脑损伤引起昏迷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