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探析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

肖艳平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析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各个科室采取集中化培训、分散性培训、分岗到位培训及个人培训等方式,增强新进人员的思想教育、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结果:实施培训后,新进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刚进来的考核成绩,培训前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后,能显著提高新进人员的各项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操作。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规范化培训;方法;临床效果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洗、消毒、无菌技术等越来越受重视,因其独特性已成为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但对于清洗、消毒、无菌技术等可进行学习的参考资料相对匮乏,医院及护理学院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理论知识大多数处于空白状态,并不能满足新进人员学习相关技术的要求。因此,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专业知识,对新进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并把培训计划落实到新进人员的技能培训中,得到了较为客观的效果,在完成培训后,新进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专业知识均得到显著提高。现具体培训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新进人员40人,女32人,男8人;年龄20-24岁;本科人员28人,大专人员12人;汉族34人,少数民族6人。

1.2方法

1.2.1建立培训小组

建立专门的培训小组,小组成员结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担任组长,各科室组长担任副组长,护理部、手术室、感染部、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担任培训教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本院专家担任监护老师。参与培训的人员,在开始培训前均要经过相关考核并考核通过才可参与,培训模式采取科室、小组二级进行培训,培训时长6个月[1-2]。

1.2.2集中培训

每周1次,所有新进人员安排到多媒体室听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设备的清洗、消毒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主讲师轮流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培训小组副组长担任,讲课内容包括关于各种器械的清洗、消毒法规、规范及条例,器械的清洗、消毒的操作流程,各类器械设备的管理、维修,清洗、消毒的专业理论知识等[3]。讲课过程中,向每位新进人员传达作为消毒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每一种器械设备的操作方式、维护方式,掌握中心每日需器械设备检查的内容,包括器械的包装状况、灭菌情况,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应做好监测工作,规范新进人员的清洗、消毒操作[4]。

1.2.3分项培训

对每位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每天3题,采取问答形式培训,先于白板上写出问题,先由新进人员翻阅参考资料自主作答,后由专门的教师进行评价、做解析,问题内容包括:器械设备相关管理办法,清洗、消毒的规范条例、规章制度,各类器械设备的施程、注意事项,消毒工作人员的职责、紧急事件应对措施等。同时,还要侧重学习一些专科器械(如精密器械、外来器械)的结构特点、制作材质及处理关键点,掌握消毒合格的评定标准,清楚每一种复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标准,注意器械设备的检查保养,熟悉灭菌物品的保存和发放,熟练判断清洗质量的好坏,学习各类物品的归类及打包要求。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既要注重教会新进人员工作方法,还要帮助其提高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良好精神,传承和弘扬节约医疗资源美好品质[5-6]。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采取考试方式进行调查,考试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对比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临床满意度及缺陷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表示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值、X2值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比较

实施培训后,新进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的考核成绩,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比较(,分)

3讨论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致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流动越来越大,而每个人员的学历、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的差异较大,使得如何确保新进人员工作状况优良,保证工作的质量成为目前的消毒供应中心关注的重点问题[7]。

本研究通过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培训计划及内容,健全器械设备的清洗、消毒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让新进人员掌握紧急事件应对措施,了解器械设备清洗、消毒的质量考核标准,了解成各器械设备的工作流程手册,掌握库房物资的管理制度。完成培训计划后,对新进人员进行了考核,对他们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工作质量、临床清洗、消毒满意度进行专项考核,发现培训后,其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培训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消毒供应中心对新进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能促进新进人员对器械设备清洗、消毒的技术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提高工作责任心,进而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配合医院其他科室的的工作,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8]。

综上,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新进人员实施岗位专业培训管理,通过分阶段培训、精细化培训,提高了新进人员关于器械设备清洗、消毒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有帮助新进人员全面、系统的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让其能独立承担科室工作,安全进行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史凌云,刘冉,等.人员分层培训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18,48(4):107-110.

[2]苗傲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分层培训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21):65-67.

[3]邢艳芳.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探讨与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9):249-250.

[4]佚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分层培训方法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2):1575-1579.

[5]王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培训实践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8110-8111.

[6]刘秀峰.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管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4):328-330.

[7]贺芸.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24-25.

[8]李黎,陈翠英,彭杰.消毒供应中心新进人员培训的实践[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2):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