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根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龈下根治和根面平整及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疗效观察

孙晓东

孙晓东拜泉县牙病防治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4700

【摘要…目的观察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两者联合并结合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缓释用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RP+局部用药治疗组)和对照组(SRP治疗组),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两者联合并结合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缓释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及治疗后牙周的各项观察指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的变化及患者的术后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术后牙周各项观察指标的恢复上,观察组也要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龈下根治以及根面平整;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中图分类号…R97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95-02

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是导致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发病隐匿、病程缓慢、危害性大等特点。临床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目的都是去除病因、恢复牙周生态平衡、促进牙周组织修复。牙周病的诱发因子为细菌,因而临床上治疗牙周病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致病菌及由其所形成的菌斑。清除菌斑和牙石的基本方法是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种,近些年来随着缓释用药方法的逐步发展,解决了以往牙周用药无法保证持续杀菌所需的高浓度的缺陷,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洁、刮治和根面平整作为牙周基础治疗的主要措施,能够有效地去除龈下病原微生物,改变龈下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其中根面平整术(rootplaning),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即为附着在牙根表面形成的牙石和菌斑。而我们一般通过龈下刮治术,也就是通俗所说的“深层洁牙”来去除深在的牙石菌斑。而根面平整术即为龈下洁治术的继续和完善。此类对于牙周病的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已做过刮治的位点被未处理过的牙周袋或口腔其他部位的牙周致病菌再感染。而在此次的研究中,则是要探究龈下根治以及根面平整和局部用药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在此次研究中,将选取我院我科在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2例,女性患者为28例;年龄阶段处于36~73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7岁左右。其中,对于病患的选取标准上,要求:无系统性疾病;诊断为慢性牙周炎;以前未接受过牙周治疗;牙列中至少有20颗牙;每个患者的每个象限至少有2个不相邻的位点PD≥5mm;在过去的3个月中未服用过抗生素,服用了抗生素,均予以剔除。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中: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岁。

并且要求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龈上洁治术治疗4周后根据患牙具体情况给予SRP治疗,操作方法为:在龈下刮治开始之前,对于全口牙龈的炎症程度和范围以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情况必须给与恰当的评定。通过牙周探诊明确牙周袋探诊深度、位置、形状、根面的解剖形态(异常形态、根面沟、开放的根分叉等)以及牙石的分布和量。对于深牙周袋的龈下刮治,可以视患者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在进行完龈下根治以及根面平整后,还要将观察组的30例患者进行再次的治疗,既局部用药疗法,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以及甲硝锉等抗生素。具体操作过程为:在清洁完毕的牙周袋内缓慢注入,注入量以药膏轻微溢出牙周袋为度,每隔5d给药1次,用药疗程将持续1个月。而对照组则仅仅是进行龈下根治以及根面平整。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及治疗后牙周的各项观察指标检测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的变化及患者的术后反应。获取的数据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此来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和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出哪个治疗组的治愈效果更为显著,以此来推广更好的治疗方法。

2.结果经过治疗后,经对病患的病情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则为73.3%。以下为SPSS15.0统计学软件统计的详细数据:

除了病情观察外,还有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牙周的各项观察指标: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齿松动度(MD),以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的数据变化统计。从诸多的指数数据可以看出,在观察组中的患者,他们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以及附着丧失等数据,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以下表2为具体数据显示:

3.结论形成牙周病的最主要原因是细菌的感染,感染的菌群以菌斑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附着于患者牙龈的根部生长、繁殖,是慢性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因而要想治愈牙周病患者的疾患必须将这些致病菌清除掉。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SRP)是机械性清除局部致病因素的基本方法。能够达到彻底清除牙面上可引起牙龈炎症的刺激因素的目的,如菌斑、牙石、内毒素等,破坏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大大减少龈下微生物的数目,并改变龈下菌斑的构成,由以革兰阴性厌氧菌为主,转变为以革兰阳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形成与健康牙龈相一致的菌斑成分。彻底的SRP之后,螺旋体、能动杆菌和二氧化碳嗜纤维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等可疑牙周致病菌明显减少,临床表现上则会达到牙龈的炎症会减轻或消失的目的。由于牙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牙周炎症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有时不尽如人意,为此治疗过程中常辅以牙周局部用药,以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此次研究中则是在SRP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盐酸米诺环素系一种高效、速效、长效的新半合成四环素,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其抗菌谱与多西环素相似。

与四环素类其他抗生素相比,本品的抗菌作用最强。该种药物还能有效地与牙齿的表面相结合,同时在较低浓度下能够抑制胶原酶对于牙周袋周围组织的降解作用,充分保护牙周袋。同时,在牙周袋组织局部用药可以促进牙周膜组织本身的胶原蛋白合成作用,有利于健康牙周组织的生长,帮助患处损伤牙周组织的自身修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由此可见: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两者联合并且结合局部用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对于牙周袋较深或感染严重患者更为适合。

4.探讨对于牙周病的治疗来说,并不是一劳永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仅仅通过牙周医生数次的治疗就能使患者一辈子拥有健康和完善的牙周组织是绝对不可能的。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两者联合并且结合局部用药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除去治疗外,事实上,患者的配合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的保持在牙周治疗中也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自身对牙齿的清洁,在早晚时间都要注意个人的空腔清理,不能够因为惰性而不去清理。

参考文献:[1]李杰,王俊红.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7(14):352-353.[2]张继伟,黄晓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728-1729.[3]刘菁,钟良军.牙周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9,15(07):1254-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