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分析

陈江敏

陈江敏(四川资阳市中心血站641300)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了各自灾害与灾难,人与人之间随之也越来越需要关爱。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生命延续的一条有利渠道,但往往由于很多人对献血知识的缺乏,导致对献血行为的误解,严重影响了献血行为,使得一些血液需求者最后的生存希望破灭。因此亟需普及献血知识,加强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扩大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献血知识认知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68-01

很多人对献血都存在着误解,认为献血会影响身体,甚至有人认为献血会感染艾滋病或者肝病。正是这些误解,使得献血者越来越少,血液质量也不如以前。本文侧重分析了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识,分析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希望可以对献血知识有所普及,打消部分人的疑虑,进一步推动《献血法》的贯彻落实与实施,有效促进献血事业的发展,壮大无偿献血者的队伍,让生命延续下去。

一、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认知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血液关系到人的生命问题,是人体的生命之泉,随着《献血法》的颁布与推行,为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国家鼓励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据调查分析,没有献血的人和献过血的人相比,对献血知识的认知情况相差甚远,前者多数认为献血会危害自己的身体,认为血液是不可再生的,献血后需要加强营养,甚至有人心存一种不平衡心理,采血机构免费获得献血者的血液,在给病人输血时,却收取了病人的费用,认为医院是在进行一种无成本买卖,根本不愿意献血。然而,献过血的人会明白,献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献血200~400ml,其所失去的血细胞在30天内就可以得到全部补充,科学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无偿献血是一种社会公益,是一种间接助人的行为,更是生命的延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首先,是人们对献血知识认识的严重不足;其次,是人们获取献血知识的渠道过少,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献血知识太少;最后,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随着发生了一些改变,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同情心渐渐被社会所磨灭。

二、提高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认知的策略

当前人们对献血知识认识不够,想献血而不敢献,或者有人缺乏同情心,不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献血队伍中。面对这一现状,需要找出一些有效策略,来提高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不断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把这项公益维系下去,让生命延续下去。

1.加强献血知识的普及

献血知识的普及,需要以医疗机构为核心,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支撑来完成。各个医疗机构,居民社会都应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讲座。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强对献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另外,在各大高校鼓励学生积极献血,并向周围的人推广普及献血知识,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无偿献血的伟大意义,甘愿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光荣队伍中来。

2.开通多种有效渠道普及献血知识

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开通不同的献血知识普及渠道。例如,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依托学校进行献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对于上班一族,可以选择企业作为献血知识普及的载体,而对于一些农民工群体,可以通过口头宣传,进行献血知识普及与讲解。另外,宣传形式可以包括纸质,网络,媒体等方式,献血知识的普及要覆盖所有人,覆盖所有区域,让不同阶层的每个人都清楚地认识到无偿献血的光荣性,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

3.加强《献血法》宣传,动员献血者。

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对社会的冷漠之心日益严重,对于公益活动也是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有的人想献血,却碍于各方面原因最后还是望而却步。无偿献血是国家支持鼓励的一项事业,也是列入了法律范畴的,社会需要加强《献血法》的宣传,合理动员群众献血,按照要求和需求动员人们献血,避免浪费资源,并且要共同抵制不合格血液的采用与捐献,共同为人们的健康筑起保护屏障。

总结

记得有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无偿献血这项事业亟需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一点一滴,都是另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增强自我献血知识,消除对献血知识的误解,正确对待献血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宣传普及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知识的认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让更多的生命看到爱的阳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苟加明,刘娟,黎桂菊,张小龙,彭小蓉,刘奇慧,苏云娟,王媛,刘玉姣.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06)

[2]陶红兵,郭石林.无偿献血者献血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01)

[3]殷晓梅,吴小清,朱正平,苏晶晶.南京市无偿献血人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