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爱

黄爱(广西巴马县妇幼保健院广西巴马5475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348-01

【摘要】产科护理健康工作是一项既关系到目前国内产科医疗服务提升,同时又关系到新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工作,对于产科健康护理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健康护理教育,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医疗服务国民素质

产妇在临盆生产的过程中,其情绪波动较大会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产妇提供完善的护理和指导,充分减轻产妇的生理痛苦和紧张心理是每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但目前各大医院都存在剖宫产率上升、母乳喂养率下降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和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产妇自然分娩,忽视产科护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加强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于维护产妇心理保健,构建生育文明,减少医患冲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产科护理健康教育发展概况

产科健康护理教育是通过对医护工作者和产妇系统培训,使产妇增强对孕期生理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提高围产期和待产期间的生理保健水平和质量,同时通过科学的心理疏导缓解孕妇在生产期间的紧张情绪,增进产妇心理健康,同时通过医护人员的科学护理减少产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并发症,降低产褥期感染,同时达到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标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几率。我国的健康教育始于1986年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的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此举是为响应我国加入世卫组织开展全球卫生保健的号召,通过医护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向病患介绍关于疾病预防、保健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病患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关于健康和疾病治疗方面的知识信息,使病患能够从被动的接受治疗到主动地疾病康复状态,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

二、目前我国产科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产科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促进人民采取有利于健康保健的各种措施,树立形成健康意识,摒弃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护理工作基本形成了健康护理的理念,但还停留在简单的卫生宣教层面,并且卫生宣教仅限于普及卫生保健常识,是一种单向传播的渠道模式,没有形成反馈和评价,加收对象泛化且不注重信息质量,医护工作者没有将护理教育深入到工作的深层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仅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1]。

2.对产科护理健康教育执行程序不甚了解,目前我国的产科护理的执行程序分成以下主要步骤,首先对产妇和家属的卫生保健需求进行明确;其次要对病患及家属明确教育的目的和分解措施,做到阳光护理和科学护理;再次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充分讲解,让病患对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清晰;最后是选择适时适当合理的护理,并与病患及时沟通和反馈,取得护理结果。

3.医护人员自主性不强,病患缺乏沟通。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语言表达不严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在护理问题出现时不是采取积极地处理,而是采用推诿的方式从而引起医疗事故乃至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最终使小事化大,大事演变成医患对抗[2]。

三、解决我国产科健康护理教育的对策

1.重点提升医护人员对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伴随着医疗手段的进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产科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产物,护理人员必须和病患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护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产科健康护理氛围,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善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服务质量的一个重点工作措施;同时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主题培训,改变之前单纯通过说服教育的培训模式,提升医护人员对护理学发展的认识。

2.加强护理专业尤其是妇科生产健康护理培训,和以前不同,现在妇科生产康复护理涉及到众多学科,医护人员作为健康护理的执行者,必须对护理所涉及的医学门类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在培训中应该尽量避免单科培训的模式,通过参加学术研讨、外派进修深造等众多方式相结合,鼓励医护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及时更新业务技能,掌握护理技巧,提升沟通水平,加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为病患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3]。

3.改变以前产科康复宏观笼统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之前同质化的产科服务适用于生产生活水平较低下的状态,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产科康复提出的要求已经逐渐提升,现代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要求对于产后产妇身体的快速恢复提出要求,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针对不同的产妇的身体特质和产后状况,提供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案,因人而异,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四、结语

由于产科健康护理是一项高度重视医护人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的工作,同时对于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产科护理健康工作,从提升医护人员和病患的认识入手,改变目前国内存在的护理滞后、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彻底改变工作模式,提升护理水平,做好及时、主动和到位的产科康复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关桂冰,周肖郁.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的探[J].现代护理,2004.

[2]王新.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

[3]李国安.护理管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