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谈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秦永华

身份证:13018219900818xxxx

摘要:住宅建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围绕烛照建筑施工技术中相关问题,展开了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技术;问题;质量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买房之前越来越关注房屋质量,建设单位应有这个意识和责任去提高工程质量。建设单位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单位内管理层的综合素质,让管理层去宣传提高工程质量的意识,让企业上下有这个氛围。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1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技术要求

1.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技术要点

1.1.1梁箍筋冲裁问题,高度减少20~30毫米(总是框架梁端),这可以避免因为总是框架梁面筋从另一个总框架梁通过筋面筋下镫梁梁梁端部为框架根据尺寸原始材料并没有直接结合到箍筋上,同时,也可以消除对流骨架应力不良现象。

1.1.2在设计时,需要明确哪个保护层厚度是主要的。如果不结合工程实际,单纯增加保护层厚度,可能会使得截面的有效高度降低或者抗弯承载能力降低,从而造成裂缝的发生。因此,混凝土在施工中,当保护厚度大于4厘米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裂缝的发生,采取措施及时避免问题的发生。

1.2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现浇框架易出现根部混凝土漏浆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外露肋”和“孔”的问题,即“渣根开裂”现象。为了确保质量,它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外框架柱联合进行,也就是说,当浇注,一层1:0.4水泥砂浆喷在上面,和框架表面被夷为平地,最后浇注后添加相同的规范。对于浇注施工的混凝土框架列,必须注意克服测量成分,混合时间短,运输距离长,震动和隔离,等,并严格遵守当前建设规范,但也要注意不允许二次水混音和泄漏。同时,要及时保持,这是提高力量的关键。只要有健全的施工操作规范,认真执行检验认证,按照规范施工,就能提高工程的抗震能力,而且框架工程的质量也会得到有力的保证。

1.3建筑梁柱节点施工技术要点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所有板、板安装完毕后,再进行梁、板加固(包括侧板)的安装。这一施工过程可能会导致箍筋间距不能保证或节点箍筋放置较少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3.1现场焊接柱节点区箍筋,于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再将这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放在楼板模板面上穿梁钢筋且绑扎。这种方法能保证各箍筋之间距离合适,基本情况下可以确定箍筋的数量。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结构比较复杂的建筑该方法实现起来会很困难,所以建筑施工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3.2下料时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短筋(可用细钢筋)。

1.4框架柱纵筋的搭接技术要点

对框架柱进行搭接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一般情况下异形柱纵筋搭接会选取机械连接也可以是对焊接。一些施工单位为谋求暴利一般情况下会选取成本较低的搭接方式,这种不合理的施工操作会直接呈现出来,搭接完成之后会致使纵筋搭接部位的截面积变小但是位于此处的箍筋尺寸并没有任何变化,最后会出现纵筋无法紧靠箍筋的情况。如果柱的截面积比较大最后出现纵筋与箍筋靠不紧的情况就不会太明显,而如果柱的截面积比较小问题就会比较严重。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使用不恰当的施工方式只能用另一种方式去弥补,这种情况非但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延误了工期。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2.1建筑施工材料检验方法控制

2.1.1检验制度建立的依据

招标图纸及技术说明书可以作为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检测其质量的标准,因为招标图纸及说明书已经对使用什么材料用什么生产设备有了一个详细的指导说明,其实决定工程质量的最后一棒是掌握在承包商手里的。如果承包商以谋求暴利为目的就很有可能使用低质量的原料及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机械设备,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事先签订的生产合同为主,并以招标图纸为参考。

2.1.2质量检验制度

质量检验制度应包括以下几点:

2.1.2.1建筑施工过程用到的所有原料必须有明确的生产厂家及厂家近些年来的基本情况,购买建材时必须出具相关资料,拒绝使用一切假冒伪劣产品。要求原料进厂以后仍然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测。

2.1.2.2对于混凝土和砂浆及防水材料来说同样需要检测,要让专业的检验人员按各比例制作好样品然后与进厂材料进行比较。

2.1.2.3不同的建材有不同的检测手段,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可以选择抽样检测的方式。

2.1.2.4对于不能拆卸的半成品和成品建材要求生产厂家出具相关资料证明其是合格产品,并根据需要进行随机检查。

2.1.2.5对于一些近些年生产试用的建材及构件来说使用之前必须做好技术检测工作,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一旦发现可疑问题材料就应该立刻停用。

2.2建筑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过程是人、机、物、法、环境在产品(工程)质量中起综合作用的过程。过程质量控制采取的相关措施经理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如质量数据的分析性能特征的各个方面反馈的工程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以尽可能避免这些差异,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工程质量的合理控制。所以从以下几点做好主动控制:

2.2.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不能按照自己想法和凭借经验去施工操作,任何人在施工之前都要先了解施工工艺操作准则,只有按章执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2.2.2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每道工序都能正常运行,参与工序施工的原料和建材质量都要有保证,工序在进行时要维持秩序,要让每一个生产工序都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之中,让工序处于高效率的施工状态;

2.2.3按工序施工时要按一定的时间事先设置好质量控制点,控制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查看工序质量,要时刻保证工序处于工作状态,同时还要求工序完成质量较高。

2.2.4要对工序完成质量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价,评价工序质量可以参考施工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质量、尺度、工作效率等。在对整个工序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这道工序的生产情况,这样才能使工序生产时更加规范标准。

3结语

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位于世界首位,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国民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新要求,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新的追求。住宅建筑水平的提高是时代在进步的真实体现,建筑工程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一个国家国民对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能准确反应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在未来我们的国家会如同建筑行业一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住宅施工质量管理探究[J].今日科苑,2018,(12).

[2]吴亚锋,康战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8,(34).

[3]尹浩.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7).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控制的研究[J].叶鹏.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1)

[5]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具体措施分析——以高层建筑为例[J].曹鹏,周游.现代装饰(理论).2018(05)

[6]民用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J].黄映鹏.科技资讯.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