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

吴术其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目的分析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9月成人脊柱结核患者87例,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入路式同时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植骨融合情况、窦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窦道形成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以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12周,血沉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血沉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异烟肼;阿米卡星;成人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为消耗性疾病,发病早期多表现为盗汗、消瘦、乏力中毒等症状。多数脊柱结核患者由肺结核继发造成,局部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钝痛,幼儿患者多表现为夜啼[1]。此种疾病早期特征表现为腰背僵直,虽不是脊柱结核特异性,却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线索。现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9月成人脊柱结核患者87例,分析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9月成人脊柱结核患者87例,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14~65岁,平均(46.14±3.21)岁,发病部位,腰椎20例,胸椎23例;观察组44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15~67岁,平均(47.53±3.72)岁,发病部位,腰椎19例,胸椎24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响学检查后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2周正规抗结核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肾、脑、肝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有严重化疗不良反应、病情持续恶化需紧急处理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异烟肼(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4762)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异烟肼为300mg,阿米卡星450mg,依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治疗时间为3个月。

观察组患者,后入路术治疗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俯卧位,于病变椎体棘突位作切口,充分暴露患者患椎以及上下健康椎体。于破坏较为严重的横突椎体进入,同时清除椎间和椎体结核病灶,冲洗管置于间隙后生理盐水重复冲洗。患椎上下椎弓置入椎弓根针,并安置好位置。取异体或自体骨植,置于病变椎体椎板和小关节内。在此基础上采用0.4g异烟肼和0.8g阿米卡星混合,之后取吸收海绵浸泡其中并进行充分浸润,覆盖在病灶周围。流管进行逐层缝合,且关闭切口。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窦道形成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术后不良反应率、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和血沉情况[2]。植骨融合标准为:一级为,明确骨小梁可通过植骨区。二级,校正角度并无持续丢失。三级,无出现植骨吸收,四级,CT三维重建融合。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n,%)

2.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窦道形成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以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血沉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术后12周,血沉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血沉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对比两组患者血沉情况()

3讨论

脊柱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进而引起免疫炎症,使得椎体或椎间盘出现压缩、变形。最后造成椎旁脓肿,也会促使组织形成细胞肉或芽肿[3]。因宿主的不同,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内分布以及毒力都不同。现阶段治疗中,主要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保护神经。

本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采用局部异烟肼、阿米卡星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窦道形成情况、术后复发情况、以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发现,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步骤在于清除病灶,同时只有这样才可为患者提供化疗基础,两种治疗方式均有良好疗效。术后4周血沉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周血沉,有显著降低和术前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可知采用局部异烟肼、阿米卡星有快速降低血沉作用[4]。局部病灶炎症得到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术后12周两组患者血沉对比无显著差异,分析可知此时患者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炎症水平整体趋于稳定。有研究发现,局部化疗是病灶浓度为全身化疗2000倍,极大超出杀菌浓度。当药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便可杀死病灶周围结核杆菌。异烟肼多各种分支杆菌都有抗菌作用,为重要的抗菌药物,即便在耐药情况下依然有抗结核作用,从而防止结核分枝杆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性[5]。阿米卡星主要通过干扰蛋白质阻止细菌生长,有较强的抗结核作用。两者供用有控制病灶发展,杀灭结合杆菌,减缓病情复发的作用。

综上所述,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成人脊柱结核,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郁明素,曹雪萍,连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1):64-67.

[2]李艳静,常占平,王玉华,等.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支气管镜下注药治疗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6):5082-5084.

[3]陈应松.使用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76-77.

[4]吴晓斌,徐海斌,梁秋冬,等.局部应用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对成人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82-83.

[5]程爱萍,傅立平,孙美玲,等.18F—FDGPET/CT早期诊断脊柱结核影像学特点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6):1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