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胡迎春

东海县风景园林管理处江苏连云港222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休闲娱乐场所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公园是城市人群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城市公园设计的研究。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公园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与附近的建筑、道路、绿地等原有景观密切联系,合理的设置,使公园自然地融合在城市之中。

关键词:华东地区文化;城市公园;设计

前言

在相对有限的城市用地中,通过有效结合绿地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整体优化景观系统的功能,将华东地区文化融于园林景观中,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华东地区文化传承、推进素质教育为景观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元素,营造浓厚的华东地区文化氛围,同时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将绿地与传统文化、国学精髓、运动场所、健身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绿地在改善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使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趋协调和谐。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将华东地区文化“礼之规范、善之品格、和之境界”的精髓融入到景观设计里,形成了亲善、和谐的自然境界。并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健身休闲的生态环境,让人们在公园里能够获得一种别致的体验,感受华东地区文化的熏陶。

1华东地区文化概述

华东地区指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八个省市,简称华东。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曾设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为当时一级行政区域,于1954年撤销。其中华东行政区所辖区域相当于如今的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台湾,行政委员会驻上海市。江西省当时属中南行政区。

华东气候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于夏季,冬季北部常有大雪,通常集中在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中北部地区以及山东省境内。

2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综合研究

2.1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设计手法

(1)利用相关要素结合象征与隐喻手法

象征是景观设计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抽象的内涵常常以具体的形象体现,这样不同层次、范围的意义被充分表现。象征这样的体现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化变得简单,让游客一目了然,它延续了文化的内涵,创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

(2)对华东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借鉴手法

传统设计方法流传至今主要通过后人的借鉴和继承,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古典园林中最普遍和常见的方法。将传统园林中的传统手法继承和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注重城市中蕴含的不可磨灭的文化,传统的艺术手法应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形式。

(3)挖掘华东地区文化直接表达的手法

直接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处理过的直观的为游客展现文化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往往体现在民俗节日、历史事件阐述等文化元素上,可以强化人们对生活中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2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形式

(1)历史文化

华东地区历史文化对城市公园设计来说,是最能体现华东地区文化的特征,它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城市的历史痕迹。在设计中,把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含义的物质保护和继承下来,才能把城市的地域特色维持下来,维护城市的个性。

(2)地方材料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地方材料、废弃材料常常被设计师应用,不管是景观小品的塑造,还是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都尽量选取地方材料,地方材料的融入可以给有课带来亲切、自然、特殊的情感。

3华东地区文化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3.1对华东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在设计时要符合华东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它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构思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科学和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作品的恒久性与独特性,使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像是生长在其中的生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华东地区的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灵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根到底是为人们服务的。创造华东地区文化的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要不断汲取华东地区文化的精髓,使华东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脉灵魂在城市公共艺术中再生和重现,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的吸收先进文化的精华,接受新的技术和理念,使公共艺术的创作思想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符合时代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3.2对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审美习惯的回应

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外部要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公共艺术属于物质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经济的投入,公共艺术不可能存在,经济繁荣是公共艺术发生的最主要基础。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因此,公共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传播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只有在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下,保证具体充足的经济投入,公共艺术才可能得到强有力的推广。

同时,由于华东地区的地域差异,造成了各地审美习惯、审美理念的不同,我们不宜将某一地域的文化、思想理念照搬到另一地域去。唯有各地根据自身地域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与重塑,吸收其他地域文化的积极成分,提高本地域文化的层次,立足本上,挖掘当地华东地区技术潜力,利用周边当地造景素材,在城市综合公园中创造富有地方色彩的公共艺术。

3.3对华东地区当地地形、地貌的尊重

地形地貌通常是大尺度的,一般是一个区域总的地貌特征,而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场地更多的是整个区域地貌的一段特殊的或局部的地段,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地点性或场所性。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应立足于特定的场所,尽量建立在完整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场地,利用所处地形地貌,打造独具华东地区地域特色的佳作。

在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公园建设用地也变得异常珍贵,因此对土地的尊重应作为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尊重土地即是尊重地形地貌,在不对土地造成恶性破坏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4结语

以华东地区文化为景观内涵,依托华东地区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采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融合独具东方神韵的华东地区文化元素,渲染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诗情画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华东地区文化主题新中式园林高雅大境。通过合理地规划各个功能空间区域,包括景观湖区、国学文化广场、青年活动空间、儿童老人活动空间、体育运动区、生态停车场及综合商业区等,并由顺畅的回环绿道贯穿整个公园的场地,引导人们的活动并且把不同功能和形式的空间组合起来,开合有序,虚实相接,构筑生态性的,舒适而丰富的景观序列空间,并最终打造成富有国学内涵、集游览、学习、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华东地区文化特色公园。

参考文献:

[1]黄东兵.园林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庭风.广州园林:岭南园林[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孟祥庄,孙健.城市公园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J].山西建筑,2013(8)

[4]林蓝.公共艺术与地域社会经济关系――广东地域公共艺术研究[J].北京:装饰,20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