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公有经济人士在改革发展中主体地位和作用

/ 2

论非公有经济人士在改革发展中主体地位和作用

王青海

八五二农场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个新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宪法承认并保护的一部分公民,他们的生产经营也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团结和组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作了完整描述,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量化,拓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新的发展方式和新的发展动力,迫切要求非公有制企业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一、非公有经济人士在服务垦区科学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显著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利益要求、政治愿望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别于一般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也不同于原工商业者。从总体和本质看,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和谐建设,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活跃了垦区的市场经济,使垦区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而且,也拉动了就业,带动和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发展。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在所有企业中占了大多数,新增就业80%以上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在坚持经济发展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非公有经济人士在推动垦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影响和优势。

经济优势。非公经济以其充满活力的草根经济形态,打破原有的体制性障碍,实现非公经济与国有经济交相辉映、互促共进。非公经济创造性发挥“零资源”优势,发展出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块状经济”,显示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社会优势。非公有制企业汇集了大量的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除了来普通员工外,还涵盖了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等统战对象,其社会性十分显著。另外,非公企业与广大农村和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政治优势。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一些非公企业家政治参与热情很高,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言献策。

文化优势。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灵魂,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已从一般的经济竞争、技术竞争发展为更加深刻的文化竞争。诚信、责任、创新等成为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的内核。现代社会,新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非公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宣传也越来越重视。

三、非公有经济人士为促进垦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财政税收相当大的比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企业推动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都具有突出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数量最多的,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从数量来看,现在全国的私人个体企业是全国各类企业的总数将近90%。垦区更为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一个推动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四分之三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量,为县城经济的提升,城镇建设、城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教育投入、抗灾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推动垦区社会发展作了不少努力,但总的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发挥作用的渠道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畅通,各方面工作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支持。

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充分认识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尤其需要强化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从深层次认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从“要他做”转向“他要做”。

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人士服务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家自身的事情,而且也是整个社会良性互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大力倡导、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人士服务发展的社会环境。把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要营造有利于非公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要通过评比表彰等活动树立典型,并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加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和引导。由于非公经济人士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其政治参与是否规范和有序,将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产生重大影响。我们既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的愿望,支持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又要切实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参与完全纳入我国政治体制的框架,确保其政治参与的有序化、规范化和合法化。要有针对性地物色和挑选他们当中的代表性人物,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

制订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促使非公经济人士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服务从自发、分散、随意的状态向有组织、有导向、求实效方向发展,并进而形成合力。制订更为科学、更具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不仅自己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带动本行业、本协会、本产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服务于垦区地科学发展。

伟大的时代催生壮丽的事业,壮丽的事业需要全社会锲而不舍的奋斗努力。在新的起点上,非公有经济人士要坚定科学发展信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发挥自身优势中实现产业报国,为垦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