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赢得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走进学生赢得主动

王伟

王伟山东省郯城第二中学276199

班主任工作类似于“推磨”,好多外人看来只是重复机械式的管理,其实当你用心了,你就会发现即使干了十年八载,新的棘手问题还是会出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得逐渐升级,需要不断总结。但是有些工作走在前面就可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一名出色的班级领路人。在此,我归纳总结为以下五点。

一、新生入学要“装”

就是让学生装出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在刚接手新高一时,我就告诫学生:今日的你,是你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为此我专门召开主题班会,先从学生的痛处——中考成绩说起,激起其内心的波澜。我说:现在自己的中考成绩不如人,并不代表三年后的高考还要低人一等,关键是看你这三年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初中时我们可能都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我不管,也不去打探你的劣迹,我只关注现在的你。你现在可以把你的坏习惯、坏毛病藏起来,让谁也看不见,先装出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接着我提出了几点具体的要求:比如放学之后不能立即走,至少坚持5分钟才行,这样可以把即将做完的题做完,免得下次从头再来,浪费时间;走进教室就端坐在座位翻开书本学习;严禁在教室和楼道打闹,楼道一个窗台只能站两位同学;课前两分钟做好准备。对于这些我敢肯定没有学生做不到的,只有班主任要求不到的。因为高一新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初到新环境都想以完美的形象展示在新的集体,慢慢地他们就发现周围的每个同学都在严格要求自己,也不好意思再玩了。这在刚开始过程中我盯得非常紧,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力争不给反弹的机会。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坚持落实一个月,基本就能走上我预先设定的班级轨道,慢慢地成为我们班级不成文的班规。

二、班级管理要“放”

就是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会其中的酸甜。当没有人追赶你,而你依然在奔跑时,就是上帝要你成功的时候。一个多月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进入预定班级轨道,我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维持原定轨道。每人当一天的值日班长,负责每天的同学考勤、维持自习纪律、教室内外卫生、擦黑板,并把学校的各项检查反馈都记录在本子上。同时我还做了一份量化成绩统计表,张贴在教室前面,由值日班长把学校每天的检查成绩以及每项负责人写在上面,并把成绩以分数形式计入个人量化。对于教室卫生我一直都在倡导“自扫门前雪”的理念,在我们班没有专门的值日生打扫教室、擦黑板,各人把自己周围打扫干净即可,其它地方由值日班长负责,卫生委员监督。这样就把打扫教室卫生的时间和人员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慢慢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

三、学习氛围要“创”

就是共同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人将来能走多远,就要看他与谁同行了,一个人走容易倦,一群人走会是一道美丽的景致。在逐渐把学生领上路的同时,文化课的学习始终不能放松。我告诫学生,在班集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举动,对周围的同学都会有影响,你自己暂时不学不要紧,但你不能影响别人学。相反当你想学的时候,别人不让你学,你咋想。我们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共同营造我们的好班风。实在不想学你就去替其他同学买饭、打热水、洗衣服,日后人家也会记得你的好的。这样既搞好了同学关系又促进了学习,慢慢地去学习的多了,去干活的少了。

四、师生交流要“准”

就是时机准、针对性强、有效果。有时我们的“爱”越深,离教育的初衷却越远,所以要走进学生心中,用适合他们的方式爱他们。一天晚上10点02分,我收到我班女同学张某的短信说:“老师我想和你说说话。”我一看短信我知道她肯定有事,我随即回了“好的,明天吧,现在好好休息。”我知道如果我晚上说,肯定解决不了问题的实质,不如先稳住她。我班张某的情况比较特殊,她是被两个六十多的老光棍抱养的,现在吃住在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堂姐家,家庭状况可想而知。周六晚上我在楼道从8点一直和她谈到放晚自习,主要是高三一轮复习快结束成绩没起色,想退学。我立刻想到她的家庭费了这么大的劲供她上学,半途而废整个家庭的信念都会垮,我如果留住这个孩子,就能挽救这个家庭。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缺乏自信,太在意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成绩不如意,恐怕高考结果会伤更多人的心。听到这些我有点心酸,这是特殊家庭造就的孩子。接着我和她谈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找到共鸣。并介绍了物理、数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重新树立了学习目标。最后我对张某说:“你留下来吧,坚持最后95天,人生会因为拼搏高三而变得更加美丽。关爱你的人都希望看到你笑到最后,不希望你退缩。”张某同学最后答应留下来,坚持用心走完最后3个月。我还叫她给她大伯和堂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会坚持这最后的90多天,让他们放心。

五、班主任知识要“满”

就是要以专业知识渊博、管理技巧灵活的样子出现在班级。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作为班主任永远不要亮出自己的“底牌”,让学生看出你的无奈,让学生觉得你对他们束手无策。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上,始终要表现得自信满满,表现得深不可测,这样我们就能掌握班级管理的主动权,奠定自己的地位。

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们用欣赏和鼓励给了学生阳光和雨露,他们日后就可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社会栋梁,成为我们的骄傲。我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赢得班级管理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