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腹针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

钟秋美黄丽华

钟秋美黄丽华(南雄市中医院护理部广东南雄512400)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373-01

【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针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并进行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70例患者均获随访,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腹针疗法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盆腔炎腹针超短波中药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虚弱,迁延日久所致,具有反复发作、病情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1]。表现为:下腹部疼痛,痛连腰骶,可伴有低热起伏,易疲劳,劳则复发,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甚至不孕。我科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针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及护理,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均为女性,年龄结构分布在19~56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8年。70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伴腰骶胀痛;26例月经不调;49例带下增多;2例不孕。宫体一侧附件增厚34例;宫体双侧附件增厚16例;触及炎性肿块4例。

1.2治疗方法

1.2.1腹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采用直径为0.3mm的不锈钢毫针。取穴:中脘、关元、气海、子宫(双)、水道(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神阙穴。然后使用自制特大艾箱行大面积的腹部艾薰炙,将艾条切成3cm的艾段,点燃后施炙至慢燃尽,治疗时间以艾箱变凉为准,取针。每日治疗一次。

1.2.2超短波电疗患者取仰卧位,超短波电疗机预热3分钟后开始进行治疗,将两个电极分别放在患者的腹部和腰部前后对置,治疗时间为15分钟,输出50左右,每日治疗一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痊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有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2护理措施

2.1治疗前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因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多出现焦虑、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病程,使患者减轻思想上的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能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

2.2治疗期间的护理

2.2.1腹针疗法的护理腹针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施炙时,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病人的感觉。

2.2.2超短波电疗的护理操作前除去身上的金属物,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带金属环的患者禁做超短波电疗,协助病人摆好体位,电疗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

2.2.3内服中药的护理慢性盆腔炎多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结、气虚血瘀、其中以湿热瘀结者低热起伏,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3],治以清热利湿化瘀,随证内服。中药汤剂宜每天日1剂,分2次饭后热服,以减少胃部刺激及不适感。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2.2.4中药灌肠的护理将100ml中药汤剂做保留灌肠,灌肠温度37~41,灌肠前排空大便,选用较粗的导尿管,肛管插入15~20cm,压力不宜过大,使药水缓慢滴入,控制在20分钟滴完,保留时间4小时以上,嘱患者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有便意时可侧卧或分散注意力,尽量使保留时间延长,以提高疗效。月经期间不宜灌肠。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2.2.5饮食调理患者宜进有营养,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忌生冷寒凉性质的食物,禁烟酒,肥甘厚味之品不可过度,同时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4卫生宣教

做好卫生宣教,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孕、产期及性生活的卫生,避免病情反复发作,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可愈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持之以恒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建立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档案记录患者临床表现、治疗的时间、治疗后的效果等。对患者进行电话随防。

2.5出院指导

作好出院患者的卫生宣教及预防措施,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计划生育措施,避人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经期卫生,养成良好的起居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根据病情适当参加体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恢复正气以抗病。

3结果

70例患者均获得治疗,其中住院59例,门诊11例。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4、5个月。1例患者腰骶部药熨部位局部有中药过敏现象,停治疗后自行缓解。3例患者诉针刺后局部发痒,2天后症状缓解。无其他副作用发生。痊愈20例,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

4讨论

腹针疗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根据薄氏腹部全息的特点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调控系统,该系统对人体其它经络系统具有调节控制的功能。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湿热瘀结等因素结聚而成。故临床辨证当标本兼治,通过超短波电疗发出高频电场,使腹部和腰骶部表层和深部组织都能均匀受热,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镇痛,消散炎症,促进积液吸收。同时内服中药,中药灌肠,以清热利湿化瘀,理气活血为原则。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祛瘀消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文献

[1]甄洪亮王瑛刘贤菊.温针炙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医针炙,2008:28(10):736-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2-253.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