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产房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探讨

杨春兰

杨春兰(青海省湟中县中医院妇产科8116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151-01

【摘要】目的预防、控制产房感染是保证助产成功的必要条件,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方法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建立产房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培训提高意识、强化管理预防控制。结论医院在产房医疗过程中,通过规范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等措施,对医院产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预防控制产房感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地迅猛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地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产房已成为我院产科的重要场所,担负对孕产妇进行检查、接生、和急危重病人及新生儿的抢救治疗的任务,然而,产科也是医院众多科室当中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预防、控制产房感染是保证助产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作为一家医院在产房医疗过程中,通过规范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等措施,对医院产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健全组织规范制度

1.1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设专职人员,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加强了对产房感染的管理力度。产房也成立了科室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内的日常工作监督、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每月随机抽查检查,发现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2建立产房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范、参观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使产房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根据质控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采取改进措施,使质量监控有规范,使产房感染管理工作从传统管理逐步过渡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2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产房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使助产士成为预防产房感染的主要依靠对象。因此,首先,我们对新参加工作的助产士、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及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的考核,增强预防医院感染意识,使助产士和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然后,我们定期组织产房助产士及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消毒技术规范,使大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助产士及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产房无菌管理的重要性。

3强化管理预防控制

3.1产房环境管理

3.1.1产房环境必须符合无菌技术要求,环境划分要符合功能流程及清洁与污染的分区要求。严格划分三区,即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及限制区。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做好环境清洁卫生,保持产房及待产室的整齐干净

3.1.2严格控制进入产房的人数,限制参观产房人员的数目,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医务人员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手部感染者尽量不进入产房,更不能上台助产,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凡进入产房的人员一律按要求更换鞋子、口罩、帽子、衣裤,非手术物品一律不准携入。接送产妇使用内外对接车,以减少平车进出病房与产房而增加感染机会。

3.1.3空气消毒是产房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产房空气消毒灭菌工作是保证助产医护工作质量的关键。产床及新生儿幅射台须每日产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拖擦产床及新生儿幅射台,每日常规开放紫外线空气消毒器2h。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使空气中的细菌总数≤200cfu/m3。当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对产床及新生儿幅射台重新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直至合格。

3.2助产人员手的管理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助产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

3.2.1外科洗手法:术前洗手法为诗洁手消毒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min。采用化学消毒剂和物理刷洗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特定要求对手和前臂至肘部进行清洗,达到无菌的目的。步骤:(1)、用洗手刷洗手前将衣袖卷至上臂1/3处,用肥皂及流水将手和前臂按普通洗手法清洗一遍。(2)、用无菌毛刷蘸取消毒肥皂液洗手和臂,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腹等处的刷洗,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处;两臂交替刷洗。一次刷完后,手指向上肘朝下,用清水冲洗手臂上的肥皂水,反复刷洗三遍。刷洗时动作稍快及用力。(3)、用无菌小毛巾从手到肘部擦干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4)、洗手消毒完毕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再接触其它未消毒物品,否则再重新消毒。

总之,预防、控制产房感染是保证助产成功的必要条件。为此,作为一家医院在产房医疗过程中,通过规范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培训提高意识,产房环境管理等措施,对医院产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