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治疗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宫颈锥切术治疗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

孙庆瑞1胡丹雄2

孙庆瑞1胡丹雄2(1.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41400;2.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中心卫生院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资料,采用沈大内窥镜,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设置切割电极功率80~100w,电凝电极功率40~50w,冲洗降温介质采用5%葡萄糖液。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0分钟,术中出血5~30ml,术中有部分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或及阴道烧灼感,未行特殊处理。患者于术后5天开始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少量出血,持续15天左右,无需特殊处理。

60例患者均定期宫颈上药及随访,术后2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率达100%,宫颈光滑,恢复正常,无宫颈管粘连感染。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能有效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可更好的了解子宫内膜情况,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宫腔镜宫颈锥切术宫颈良性病变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4-0083-01

宫腔镜宫颈电锥切术是近年来迅速推广的一种微创手术,它是利用环状电级的电切功能,对宫颈上皮移行带及周围和宫颈管内病变的组织行切除术,然后再用球形电级电熨止血,使创面平整。宫腔镜宫颈电锥切宫颈病变时是在直视下进行,能准确切除病变组织,切除病灶干净彻底,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宫腔镜下操作目的性强,不至于切除过多正常宫颈管组织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现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60例采用宫腔镜行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自愿要求行宫颈锥切术宫颈病变患者60例,年龄25~53岁,平均35岁,入选病例均为非妊娠期,无急性生殖器炎症,均无生育要求,术前经过阴道镜、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白带常规检查无滴虫、霉菌等感染,出、凝血时间正常,月经干净3~7天。60例患者中宫颈重度糜烂25例,宫颈息肉14例,宫颈肥大伴那氏囊肿21例,宫颈管息肉样增生2例,宫颈管肌瘤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5例,8例在1年前曾接受过1次以上的微波、激光等方法治疗而未愈。

1.2方法采用沈大内窥镜,直径9mm,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设置切割电极功率80~100w,电凝电极功率40~50w,冲洗降温介质采用5%葡萄糖液。手术过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碘伏消毒阴道、宫颈,用注射用丁卡因稀释后行浸润麻醉,常规扩宫颈后置镜宫颈管内,观察宫颈管病变范围,息肉大小,位置,数目,有无蒂及蒂的粗细,以决定切除方式和范围。对宫颈糜烂和宫颈息肉样增生,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以宫颈外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行锥形切除,切除宫颈表面病变外3mm,深度10~15mm,术后切面呈小锥形,对带蒂的肌瘤及息肉,沿根部上缘平行切割部分组织,然后用血管钳扭转取下大部分组织,再切割根部,电凝止血,行宫颈口整形,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选择性使用抗生素,禁止性生活2月。术后一周用云南白药胶囊2粒宫颈上药,间隔一周连续上药3次,术后1、2、6、12个月各复查一次,观察阴道分泌物颜色、量、气味及宫颈结痂膜脱落及愈合情况。

1.3疗效判断:治愈: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宫颈恢复正常大小。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糜烂缩小面积超过50%,或者临床分度减少>1级。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0分钟,术中出血5~30ml,术中有部分患者有轻微下腹坠胀或及阴道烧灼感,未行特殊处理。术后病理结果无一例恶性病变,有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于术后5天开始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少量出血,持续15天左右,无需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定期宫颈上药及随访,术后1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率90%,术后2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率达100%,宫颈光滑,恢复正常,无宫颈管粘连感染。

3.讨论宫腔镜作为妇科微创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的应用日益普及,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微创手术。作为直视下的微创伤手术,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并以其直观准确、整复子宫腔的解剖学形态、替代子宫切除治愈异常子宫出血等优势,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的理想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常见的慢性宫颈炎、宫颈肌瘤、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病变的治疗,更是效果显著。

宫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全面观察宫腔及病变的部位、大小、程度及表面血管分布等情况。可以清楚观察宫颈管黏膜充血、局部分泌物、水肿、增多以及宫颈管炎性增生、色泽潮红、息肉。宫腔镜锥切术利用高频电刀切割炎性组织,即能彻底清除病灶,同时切出组织可全部送病理检查而有利于临床诊断。宫腔镜操作简便易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手术切除范围及深度容易把握,加上降温冲洗手术野烟雾少、清晰度高、操作安全简便、痛苦少。可在直视切除病灶,对外置较深、病变组织较硬、局部增生者具有显著清除效果,且不会切除过多的正常宫颈组织。切割与止血同时进行,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同一部位可反复多次切割,达到彻底切除病灶的效果。

宫颈锥切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方法,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则是内窥镜发展的必然,治疗阳性率高。此方法的优点为患者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且疗效高,副作用少,出血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大大阻断了宫颈病变向宫颈癌发展的途径,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宫腔镜宫颈电锥切术,手术切除范围及深度容易把握,加之有降温液冲洗,手术清晰度高,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宫腔镜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制等优点,同时配合云南白药胶囊术后上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价格低廉,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朗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华产科杂志.2010,36(5):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