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谢正旭汤春仙王斌罗正鹏李承东杨娜

谢正旭汤春仙王斌罗正鹏李承东杨娜(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民医院675800)

【摘要】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出很多。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临床上可以将其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4-0101-01

为了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本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了一些体会,现将其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40例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将研究中的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50.72±8.52)岁,平均病程为(6.42±1.52)年;对照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50.80±8.58)岁,平均病程为(6.45±1.58)年。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可以将其用作对比分析(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多虑平联合卡马西平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第一天,给予患者口服100mg卡马西平,服用两次,然后再将药物的剂量增大,每天增加100mg,一直到患者的疼痛消失,但是患者的最大用药剂量不能够超过800mg,对患者进行一个月的持续治疗;多虑平的初始服用剂量为25mg,患者每天服用三次,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慢慢的增加用药剂量,但是每天的用药剂量不能够超过250mg,对患者进行一个月的持续治疗。

观察组采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心电监护下行局麻的手术,手术切口位于患侧耳后乳突的横切口,切开至颅骨壁,骨钻开颅,咬骨钳扩大骨窗直径2cm(骨壁比较厚)。抬高头位30度,切开硬脑膜在脑棉片的保护下,轻压小脑,向内探查。颅压满意,稳定的,仔细分离蛛网膜后,根据患者病情,仔细分离各血管神经及粘连,于神经血管之间用自体肌片相隔。此时患者能明显感觉三叉神经疼痛症状或面肌痉挛症状消失,手术效果满意。最后检查颅内无其他异常情况,缝合硬脑膜,缝合头皮组织,包扎。到此手术完毕。

1.3观察指标根据相关标准,对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其评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并且在停药两个月之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复发;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减轻,但是不会对患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停止用药两个月之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加重;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会对患者的工作与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需要进行维持性治疗;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更加严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1),观察组显治愈比对照组多4例,无效比对照组少5例。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5%,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出很多(X2=18.28,P<0.05)。

3.讨论临床上,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科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的面部三叉神经区域出现反复性的触电样疼痛[1]。现阶段,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该手术不属于微创手术的类型,具有手术创伤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优点[3]。除此之外,这种手术方式还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三叉神经功能,能够直接性的隔开、分离责任血管,有效解决了压迫因素的压迫,因此采用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4]。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4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后得知,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出很多(P<0.05)。

综上所述,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朱晋,仲骏,李世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回顾[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1(03):206-209.[2]李世亭,潘庆刚,刘宁涛,沈峰,刘忠,管宇航.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12(03):169-172.[3]种衍军,朱广庭,段德义,宋国红,程启龙.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643例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5,22(21):1407-1409.[4]齐兆鹏,金澎,孙鹏,李照建,杨新生,苏明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19(05):429-431.作者简介:谢正旭(1964年1月-)汉族,云南云县,大学本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领面外科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