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病害处置及加固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公路路基病害处置及加固技术分析

郭红华

山西晋城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山西晋城04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等级公路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只有不断提高公路维修与建设技术水平、及时对公路路基病害进行处置,以及不断加固公路路基,才能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满足经济发展对公路安全性、质量、通行量的要求。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施工的基础,还是承载公路压力的主体,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公路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加固;加固方法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更对公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建设中每个施工阶段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其中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失。路基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固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为防止任何安全事故出现在路基施工中,相关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路基施工。

1我国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以及处置措施

1.1我国公路的路基边坡常见的病害以及处置措施

1.1.1种植绿植等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

可以在公路路基的两侧边坡上种植绿色树木等植被,绿色植被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绿色植物被根系固定在路基两侧的边坡中,可以有效防止路基两侧边坡的土壤流失,减少路基边坡出现塌方病害的几率以保护路基两侧的边坡。在现代路基工程中,普遍采用这种种植绿植的方式以加强路基边坡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同时,相比于其他方式,种植绿色植被的成本更低、并且更易于操作。

1.1.2利用工程材料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

部分路基边坡并不适宜于种植绿植,为了防止路基边坡两侧土壤风化流失,可以利用工程材料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以减少路基边坡出现塌方病害的几率,保护路基两侧的边坡。可以采用的材料有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护面墙、浆砌片石等等。

1.2针对公路路基暗坑陷穴病害的预防以及处置措施

1.2.1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前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公路路基出现暗坑陷穴的病害,应该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前,对路基施工范围的地质稳定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对路基施工范围内出现隐伏洞穴、地下井进行预埋等工程处置,预防此处出现路基暗坑陷穴,保证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为通车后的公路提供安全保障。

1.2.2针对已经发生暗坑陷穴的公路路基的处置措施

针对已经发生暗坑陷穴的公路路基,应该对该处病害的危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处病害进行紧急处理。若经过评估发现该处病害对公路过往车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必须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对公路路基上的暗坑陷穴进行填埋,或者对线路进行隔离整修,如果暗坑陷穴病害的范围很大,则有必要对该段公路进行封锁整治。

2公路工程路基加固方法

2.1换填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浅层软土路基中,首先要除掉软基以下深度较浅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随后换填一些矿渣、卵石、碎石等具有较高强度、较好稳定性和较硬质地的物质,同时按照施工要求通过机械法分层进行压夯和振动处理,使其密实度有效提升。通过换填法对路基处理以后,能够将上部荷载扩散到下卧层,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使其满足上面建筑的要求,尽可能降低沉降量的需求。该方法的引用主要是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增强,沉降量有效降低,从而使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速度进一步加快,有效清理膨胀土的胀缩作用。该方法在淤泥质土中适合使用。

2.2加筋土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边坡支护施工中,能够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增强,使外力引起的沉降现象大幅减少。加筋土法是在土体中放置土工合成材料,其中包括土工格栅、土工网和土工织物等,使土体应力有效扩散,传递拉应力,使土体与筋材料的摩擦阻力不断增强,对土体的侧向位移进行合理控制,增强土体的稳定性。该方法是在土体中放入筋材,把筋材作为抗拉钩件使其与土体摩擦,使土体的上下和侧向变形得到合理控制,换言之就是在土体中增加一个侧压力增量,从而使土体内部的强度和抗剪强度进一步提高。

2.3强夯法

所谓的强夯法,又被称为动力压实法,主要是通过重锤自由落体产生的冲击波压缩路基土的孔隙,提高软土路基的密实度。冲击能量所产生的强烈震动和应力使土体局部出现液化,裂隙在夯击点周围产生,使良好的排水通道形成,顺利逐出孔隙水,土体快速固结,从而使承载能力有效提高,减少沉降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大面积的夯实作业,需要进行试夯施工,通过试夯验证设计参数,如果发现参数存在差异要及时进行调整,使设计更加合理;随后要将布置图绘制出来,给施工提供便利;假如在夯击时有弹簧等不利现象出现,需要将施工立即停止,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施工时首先要平整场地,夯击点位根据最终成型的布置图进行确定;起重机夯锤要与夯击点位置对准,同时对夯点锤顶高程进行测量;起吊夯锤到预定高度,等到夯锤脱钩下落后将吊钩放下,对锤顶高程进行测量,如果发现夯锤因坑底倾斜而出现歪斜,需要即刻整平坑底。针对一个点的夯击要按照规定的夯击标准完成数次夯击,假如更换夯点,要对上述步骤重复进行,直到将第一遍全部夯点完成,然后用推土机填平夯坑,对场地高程进行测量;在完成全部夯点以后,如果没有弹簧现象出现,则需要完成第二遍夯击。

3工程案例

某高速公路自2011年6月通车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但某段砂性土路基存在一些病害,为高速公路的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必须研究该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病害的处治对策。主要采取排水、坡脚加固、坡面防护、路肩加固等养护处治对策对该段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病害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3.1用黏土草袋铺砌边坡

先对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垮塌破坏的部位进行填然后用黏土草袋铺砌,并且将防渗土工布铺设在路堤边坡漏浆的部位,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渗土工布必须铺设在黏土草袋的下方,以提高坡体抗冲刷能力,防止注浆时受到破坏或出现漏浆现象。

3.2进行低压间歇式注浆

对该路段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进行注浆,充填坡体被淘空的间隙,增强路基砂性土的强度,提高路肩和路基的强度。在对该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出现开裂、路肩淘空的部位注浆时选择两排低压间歇式。对于分级边坡的路基,在其路肩部位进行注浆,并在边坡分级平台上进行两排式注浆。注浆压力均小于0.5MPa,从坡脚线到路床(超过2m)为注浆深度。必须在黏土草袋铺砌完成后进行注浆。

3.3坡脚加固

在该路段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坡脚≥8m的部位,为避免坡脚受到水流冲刷而影响边坡稳定性,必须采用浆砌片石加固处理该坡脚;在该路段高速公路砂性土路基坡脚<8m的部位,坡脚受水流冲刷使得边坡严重受损,故采用浆砌片石加固处理该坡脚。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路基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固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工序,提高其加固施工的技术水平,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青军.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

[2]陈开圣,殷源.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机理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3]惠彦军,秦艳.浑善达克沙地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体系[C]//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08.

[4]张青军.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