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

张昊

(辽东学院,11800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际外贸已经逐渐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这一点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上便可证实,由此可见,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外贸企业是外贸的依托,因此,要想实现贸易的发展,就必须增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情,文章将对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提高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外贸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外贸企业;竞争力;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无疑加剧了我国外贸企业与国外贸易企业之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外贸企业,要想能够在这种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并找寻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从而才能确保企业的继续向前发展。

一、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分析

1、缺乏核心产品,盲目推行多元化

缺乏核心产品,且盲目的推行多元化是我国外贸企业主要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部分外贸企业并没有将精力投入于核心产品的研发,而是期望通过模仿其他企业较为热门的产品来获得利益。这种方式既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产品的过度积压,又会使得企业面临不断降低产品价格来谋求竞争优势的不利局面,甚至会出现大幅度亏损,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另一方面,外贸企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战略的制定,盲目的推行多元化,导致企业资金出现过度分散的情况,降低了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高,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作基础

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外贸企业构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外贸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均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实力,就必须构建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仍旧处于发展和过渡的阶段,不仅仍旧需要政府的帮扶,而且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占有较大部分的比例,即使部分外贸企业已经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也仍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3、缺乏有效的竞争手段和竞争方式

由于我国具备数量众多的廉价劳动力,且国家十分支持外贸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政策方面的照顾和支持,使得外贸企业具备使用降价方式来谋求更大市场份额的优势和能力。然而,受到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外贸企业过度的依赖降价方式,仅凭经验和习惯来对企业进行规划和管理,缺乏其他有效的竞争手段和竞争方式,致使企业为了获得价格方面的优势,使产品价格更低,进一步的压低原本就处于较低水平的生产成本。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会使消费者丧失对产品和企业的兴趣,而且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阻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和增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重视企业核心产品的研发

核心产品的研发不仅能够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竞争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利润空间,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取得更好的发展。而研发核心产品的重中之重就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只有核心技术得到了突破,才能够生产更多的核心产品,保证核心产品不会遭到模仿和淘汰,进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实力。所以,外贸企业首先就要重视企业核心产品的研发,为核心产品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提高研发的投入力度。其次,外贸企业可以在寻求政府部门支持的同时,加强与其他优秀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为核心产品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提供保障,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最后,建立健全研发体系和研发制度,秉持创新性的精神,积极的进行研发,并给予所有为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做出贡献的人员以充分的奖励,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研发精神,提升技术壁垒,促使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

2、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现代企业制度息息相关,因此外贸企业必须构建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不断的努力,促使现代企业制度更加的完善。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企业制度的明确性和科学性,从外贸企业根本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市场规律、满足企业实际需要的个性化企业制度。企业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来正确的把握供需关系,强化管理的协调性和科学性,促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帮助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在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促使企业员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贡献力量,提升企业效率的同时,重视内部管理和外部的协调性,最大程度的发挥部门的积极作用,保证战略和制度的贯彻落实,从而真正的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优势。此外,由于机会总是转瞬即逝,所以必须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以此来节省信息共享的时间,从而促使外贸企业效率的提升,增强企业的敏感度,进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3、推动企业生产经营专业化

推行企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是增强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策略。外贸企业盲目的推行多元化,会导致企业资源的过度分散,降低企业的规模效应,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混乱。所以,必须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投入到合适的产品和行业中去,从而确保在该产品和行业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并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预留出充足的资金,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另外,企业还要在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市场规律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经营的针对性,结合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形成产品质量、综合管理、专业服务以及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进而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的辨识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行企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的同时,外贸企业要注意竞争手段和竞争方式的变革,改变过度依赖价格策略的竞争方式,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和优势,围绕企业核心战略目标,制定符合市场特征的科学、合理、多样的竞争策略,然后根据策略的实施效果,对策略进行及时的改进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的长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进而在推动核心竞争力更好形成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整体实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结束语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增强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我国外贸企业必须要正视核心竞争力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各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科学策略,来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在促使企业更好发展,取得更大利益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立群.新形势下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8(6)

[2]于家珺.许可贸易对提升中国企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市场周刊,2016(4)

作者简介:张昊(1997.12-),男,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人,学历:本科在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校: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