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讨

姚俊

姚俊

信地置业(合肥)有限公司230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的发展,电气施工管理越来越重要。电气工程在建筑物中是必可缺少的组成,建筑内的电力、照明、冷暖热源等都依靠低压电气工程发挥作用。施工中应明确施工准备要点,熟悉建筑电气施工的各关键环节,提出有效的建筑电气施工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管理。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如何做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质量;电气设备

前言: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为了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每个施工要点都准确无误,应当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是对建筑内部电力、照明以及冷暖热源等的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的安装施工,主要包括建筑内部所需的线管和线盒的预埋、线管穿线、电缆敷设、照明器具和配电设备的安装、连接设备以及系统的调试项目组成。

目前,电气项目繁多,施工难度和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电气施工管理不到位,不仅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时还会给人民的经济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电气方面的科学管理越显重要。电气施工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并且要不断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才能保障建筑产品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

二、做好电气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1、加强电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管理

采购和监理人员要严把质量关。要尽可能到信誉好、有规模的厂家采购,减少中间过程;材料及电气设备在运至施工现场后,质检员、材料员、保管员要协助监理工程师开展货物验收,校对材料的规格、型号、设备性能参数等,清点合格证、说明书及零配件。做好开箱记录并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记录要妥善保管,避免流入劣质产品;如果在检查时,怀疑材料的质量有问题,要进行现场取样,及时到有资质的相关检测部门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合理制定施工设计方案

制定合理标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重要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并且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施工健全且切实可行,安全、消防、环保、文明施工措施符合相关规定且切实可行。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向施工人员、施工班组长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施工技术交底,要明确所有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工程所需要的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电气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准备;工艺流程及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要求等。

4、确定建筑电气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与施工工序是建筑电气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电气施工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操作知识,并在保护建筑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保持施工的合理性。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当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并充分重视重要部位的施工,严禁出现擅自更改施工工艺的现象。另外,还应当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施工要点的控制工作,从而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强化电气工程施工阶段管理控制

1、管件预埋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管件的预埋和相关焊接隐蔽工程,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加以细致检查核对,包括管线预埋的位置、各种元件型号规格、钢管的防腐、管口处理工作及管口间的焊接工作等都要加以仔细核对检查,确保各项细节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质量。

2、配电箱、动力柜和配线的安装

配电箱、动力柜等柜、屏、台、箱、盘在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柜体安装不正不稳,布置不合理;配电箱、动力柜配线不整齐,与柜内设备连接不可靠,接触不良;因此管理人员过程控制中应重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点:(a)柜、屏、台、箱、盘的安装垂直度、相互间接缝、成列盘面偏差;确保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0.15%,相互间接缝不超过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b)设备金属框架、金属外壳及基础型钢、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c)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要满足规范要求,(d)手车、抽出式成套配电柜推拉应灵活,无卡阻碰撞现象,(e)高低压成套配电柜交接试验合格(f)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与柜内端子连接可靠接触良好(g)柜内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金属外壳的距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接地装置管理

接地装置应该参照建筑工程低压电气的施工图纸分布,接地电阻值也要与标准的设计要求相符合。埋设防雷接地的干线时,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要在1m以上,同时在通道上方铺设沥青。接地模块顶面埋深大于0.6m,接地模块间距大于模块长度的3~5倍,其埋设基坑通常是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做好各项指标记录。接地模块需保持垂直或水平就位,各个土层之间的接触距离要把握好。

接地模块的引线要集中处理,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要保证一致,钢制的选择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要在2处以上

4、设备调试

通电灯亮是调试的第一项工作,配电箱柜要做好标签明确控制对象;设备调试要按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对其性能指标逐项进行,如空调机的制冷、温度控制范围、安全保护等指标需逐项检查、试验,特别是有关安全的各种控制、操作设备,一定要反复试验,使其达到设计要求;设备调试过程是电气专业人员和各专业管理及使用单位密切配合对本项工程进行最后检验的关键性工作,决不能仅由调试单位进行,要请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调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设备的内在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调试为今后的使用管理打下基础。在整个调试工作完成后,还要经过时效考验,稳定可靠后,才能交付使用单位。

5、加强隐蔽工作的检查

因为这些事后期无法返工的,做好防雷工程措施,防雷焊接要认真仔细,每个焊接点都要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要引起重视,做好防腐处理、接地工程,基础底板钢筋的贯通,柱与底板主筋的焊接,防腐需要接地电阻阻值测试,看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尽量减小电阻。

四、做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首先,应该在施工前对图纸的质量进行控制,要保证设计图纸的间接合理,不会出现施工人员不能理解图纸的状况,并且在对图纸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随时对图纸进行完善和补充。第二,对电气设备质量的控制,在施工中选择怎样的材料和设备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以及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择和质量把关,不允许不符合质量规范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对进入到现场的材料设备建立档案,这样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追溯原材料来源。第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图纸操作,注重工艺技术的规范性。质量控制监测人员应该对每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考核,并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对不达标的工序和工艺要求整改。第四,施工结束后对完工项目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损坏现象,对于那些刻意破坏的行为应该处以严厉的制裁。第五,建筑电气工程的调试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严格的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对设备以及安装完成的项目逐一进行调试,并对调试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对不符合规范的设备则要提出更换要求。

五、结语

综上,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影响巨大。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实施有效的控制、认真管理、严格施工,把握住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魏丹利.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陕西建筑,2009,11:84-85+89.

【2】陆善辉,杭磊,浅析新建住宅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