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抗生素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头孢菌素抗生素在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薛海霞

薛海霞

(河南漯河第二医院药剂科462099)

【摘要】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毒副作用用小、抗菌谱广、疗效高等优点,自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一来,一直受到受到医生青睐,为治疗人类细菌感染做出巨大贡献。但因其具有β-内酰胺环不稳定易被水解,因此,本文对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类、临床配伍稳定性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头孢菌素抗生素;药物配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R9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30-02

具有β-内酰胺环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半合成广谱的抗生素。其具有疗效高毒、抗菌谱广、副作用用小等优点,自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一来,一直受到受到医生青睐,为治疗人类细菌感染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其具有不稳定与某些注射液配伍后易水解,因此,医院药师配制后药液的存放时间和储存条件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本文对头孢菌素类在临床常用药物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分类

根据头孢菌素类药的研发年代、抗菌活性、抗菌谱等特点,将其主要分为4代。第1代头孢菌素主要包括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主要针对的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对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效果不显著。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有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等,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伤力和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消灭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头孢曲松、头孢匹胺、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为第3代头孢菌素抗生素,在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作用较第一代和第二代有所加强,但是对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作用却略有下降。第4代头孢菌素主要有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第四代的头孢菌素除了具有前三代的大部分优点外,还加强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能力。

2临床配伍应用

近些年来,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副作用小,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儿童、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等特殊患者,尤其适用于新生儿,通常使用静脉注射以及与媒介液配伍较普遍。虽然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具有β-内酰胺环,与某些注射液配伍后,不稳定,易被水解影响药物效价,因此对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报告并结合临床用药,对输液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进行分析(表1),意义重大,能够为临床安全性用药提供参考。

表1常用输液与头孢菌素的配伍分析

注:“—”代表无参考文献。

3.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毒副作用用小、抗菌谱广、疗效高等优点,是经常用于输液治疗中的常用抗菌类药物,在输液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温度、药物浓度、pH、放置时间及光照等因素是该类药物配伍稳定性的关键,是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但是,该类药物具有β-内酰胺环,与某些注射液配伍后,不稳定,易被水解,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已经有文章报道,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相对稳定的配伍环境下可以发挥其最大的药效,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找到合理的配伍原则,是保证药物在临床上保持稳定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凯.注射用头孢他啶在3种输液中的稳定性[J].2005,20(3):121-122.

[2]韦仕勇.注射用头孢唑林钠与炎琥宁在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J].医药导报,2008,27(7):861-862.

[3]张俐.头孢西丁钠在4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8,13(1):31-32.

[4]王志强,张梅君,金小慧.头孢呋辛钠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J].海峡药学,2008,19(12):17-18.

[5]刘亦伟.头孢曲松钠与9种大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海峡药学,2007,19(5):17-19.

[6]王宏举,顾继红.HPLC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三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445-447.

[7]周萍.三种头孢类药物的输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7):770-774.

[8]唐丽霞.4种配伍液中头孢哌酮钠的稳定性探讨[J].安徽医药,2003,7(5):377-379.

[9]单建国.不同输液中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考察[J].抗感染药学,2011,8(1):51-53.

[10]包健安,高杰,缪丽燕.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与5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7):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