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汽车安全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郭杰1刘畅2

郭杰1刘畅2

1身份证号码:1202251989XXXX266X;2身份证号码:150403199XXXX2052X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工业和道路建设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汽车的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等动力学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使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过程中使用的普通、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但也应该认识到汽车对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汽车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导言

面对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以及日益严重的交通事故现象,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因此为了缓解严峻的交通问题,减少因车祸受伤或死亡的人员,研究汽车安全管理技术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加强汽车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做到车辆安全,保护驾驶员乘客行人不受伤害。

2汽车安全的介绍

汽车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能够提前识别潜在的碰撞风险,并通过汽车上配置的电子、电控系统和装置主动规避碰撞事故,或在驾驶员采取相应的避险措施时汽车能保持最佳的行驶状态,完全逃避碰撞危险或将危险程度降为最低的能力。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发生不可避免的道路交通事故后,车体结构及乘员约束系统对车内乘员或车外行人进行保护,避免其发生严重伤害或使伤害程度尽可能降低的能力。无论是主动安全系统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不能单独进行保护,两者必须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保护状态,如图1所示。

图1主、被动安全协调保护

3汽车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1车辆自身性能因素

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还与车辆自身的性能有关。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或者交通事故等原因,车辆的性能在一定程度受到损坏,造成性能不佳,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车辆故障如果没能及时处理或者发觉,也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汽车的转向系统故障、制动性能失灵、自动熄火、爆胎、车灯损坏等,都可能在行驶过程中给交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2天气环境因素

恶劣的天气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影响最大,交通事故往往最常发生在恶劣天气状况下。大风会降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雨雪、大雾会降低行驶的能见度,高温会增加车辆的故障率,这一些天气环境下行驶增加了驾驶人员的难度,因而需加强对安全驾驶的认识,掌握处理恶劣环境中驾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确保安全驾驶,如在雨雾天气下驾驶汽车,控制车速、减少变线,保持长距,开启雾灯等,必要时勤按喇叭警示行人和前后车辆。

3.3驾驶人员因素

首先,安全意识是驾车中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关系到行车过程中安全。由于意识决定行为,交通安全意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驾驶人员的行为,一些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驾驶人员,可以不顾红灯、超速行驶、不打转向灯、逆向行驶,甚至酒后驾车,这些交通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

其次,部分驾驶人员受家庭、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驾驶过程中容易产生烦操、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或者过度兴奋等不同的驾驶心态。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容易慌乱,无法有效控制车辆的行驶,从而导致交通事故。无论是老手还是新手在行车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堵车着急、路怒等心态,近年来由于路怒症造成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路怒症表现常为口出威胁谩骂、动粗打人甚至毁损车辆,更为严重的是在行驶过程进行攻击性驾驶,如别车、急刹挡车,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

4汽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4.1了解车体结构

车体结构的耐撞性研究主要包含两部分,即利用车身的前部、后部、侧面结构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和乘员乘坐区的坚固可靠以确保乘员的有效生存空间。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主要靠保险杠对车体起保护问题,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要求汽车的前部结构要尽可能多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还要防止车轮、发动机、变速箱等刚性部件侵入驾驶室。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主要靠增设车门防撞杆、加强门坎梁、柱的合理设计等措施以提高侧面碰撞安全性。

4.2重视车辆预警系统的智能化反馈

正常的车辆预警系统是“善解人意”的智能化系统,它能为车辆驾驶者提供适当类型及程度的反馈服务。在实际操作中,既能够提高车辆驾驶者安全系数又不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也不妨碍车辆驾驶者驾驶。TRW设计的安全装置系统,一般情况下,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车辆驾驶者提供保护服务的,而只有当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时,如车辆偏离行驶车道或驶离道路时,车辆中的音频、视频等明显的反馈装置才会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就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和智能化道路都属于智能化传输系统。未来的车辆技术,结合智能化传输系统,使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都将与车辆外部环境保持更紧密的联系。以智能化道路为例,这种系统利用传感器和卫星数据追踪汽车位置,并在车辆行驶中潜在意外发生前(如临近交叉路口时),它会及时提醒车辆驾驶者注意路况,安全行驶。

4.3加强行人保护

行人保护主要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对路上行人的保护性能,主要包括汽车前部结构设计优化、先进行人保护装置,行人冲击模型和试验方法等内容。行人的伤害一般包括保险杠和一次碰撞时产生的下肢伤害与发动机罩、风窗玻璃等二次碰撞时的伤害以及与路面的三次碰撞产生的伤害。目前针对行人保护主要涉及车身吸能材料的应用,如吸能保险杠、软性的引擎盖材料、大灯及附件无锐角等。在国外现研发了发动机盖自动弹起复原系统作为行人保护技术之一。

4.4努力提升驾驶人员驾驶的综合技能

引导驾驶人员主动加强法规法制的学习,形成自我约束,形成正确的行车观念和法制意识。对于老司机,要注重努力纠正自身的一些不良驾驶习惯,保证正确的驾驶规范;对一些新手司机,除严格考核发证外,还应该通过行车实习,不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稳定驾驶心态,提高自身的驾驶技能,在没有熟练掌握各种驾驶技巧之前,减少在路况不熟悉的地域行车,做到安全驾驶。

4.5熟悉并定期保养和检查车辆

首先要对车辆操作系统进行熟悉,尤其是近几年出厂的新车,各大汽车企业均不断创新,在设计和功能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动,因此每位驾驶人员在驾车之前均需要熟悉汽车的各个操控部位的具体位置,根据身高和体型调整座椅情况,保证视野宽阔、清晰;其次,按照要求定期保养车辆,保证车辆在最佳的性能状态下使用;第三,计划长途行驶或将在道路环境多变的道路上行驶之前,仔细检查车辆状况,保证车辆适合长途行驶或复杂路况,减少安全隐患。

5汽车安全技术展望

随着科技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行业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各大汽车厂商也加大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投资成本,力图开发更加科学先进的技术。因此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会大力发展主动安全技术,使之成为汽车安全技术的领头军,未来大家都会在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里主动避免和防止交通事故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发明创造先进的与电子技术结合的职能安全系统,未来智能行人保护系统(IPPS)、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保持车道状态系统、夜视系统、高灵敏度雷达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汽车主动安全的水平。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将得到重视并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不断发展,也能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减轻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的目标。

6结论

总之,汽车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驾驶人员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稳定心态,提升驾驶技能。在行驶前保证车辆状况最佳,行驶中掌握各类行车信息,杜绝安全隐患,让我们的出行安全健康。

参考文献:

[1]焦学文.强化安全管理,避绝交通事故[J].交通与运输,2017,33(02):76-77.

[2]李升.现代汽车检测技术及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3):97.

[3]余顺颛.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J].科技视界,2016(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