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探析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郭仁秋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163714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02——2017.02期间收治的所有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投掷骰子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1组、2组和3组,每组32例患者。1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2组患者应用中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3组患者应用大剂量孕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当,并且数据比较,P>0.05;1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和3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小剂量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不同剂量;孕激素;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不良反应;有效率

月经是一种正常生理代谢的过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女性的内分泌、心理稳定性、生活环境、饮食习惯、身体素质等均会对月经产生影响,主要对月经出血量以及月经周期产生影响,更会对排卵产生进一步影响[1]。为了明确不同剂量孕激素对于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实际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96例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4.02——2017.02期间收治的所有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投掷骰子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1组、2组和3组,每组32例患者。1组患者年龄在22岁至50岁,平均(36.62±0.78)岁,停经时间为1个月至10个月,平均(4.11±0.29)个月;2组患者年龄在23岁至49岁,平均(35.83±0.79)岁,停经时间为3个月至10个月,平均(4.21±0.32)个月;3组患者年龄在21岁至50岁,平均(36.14±0.73)岁,停经时间为1个月至10个月,平均(4.13±0.26)个月。比较三组患者资料,P>0.05,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黄体酮胶囊(国药准字:H20041902,生产厂商: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组患者服用剂量为每天100mg,睡前服用;2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0mg;3组患者每天早晚共计服用400mg。所有患者共计治疗12d。

1.3医疗评价

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若患者月经正常,B超检查结果正常,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月经周期正常,并且月经量显著增加,但仍没有达到正常量,B超现实宫颈内膜厚度显著降低,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月经没有改善,宫颈内膜增厚,则判定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通过T对计量资料部分进行统计;通过%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通过X2对计数资料部分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若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组、2组、3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月经不调对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均产生了直接影响,无排卵型月经不调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多采用孕激素进行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是常见的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孕激素的方式方法,黄体酮是常用的治疗药物[3]。黄体酮自身具有反向止血机制,促进患者子宫内膜萎缩,对女性的子宫内膜健康进行有效保护,并且对周期内经血量进行有效控制[4]。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当,并且数据比较,P>0.05;1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2组和3组患者,P<0.05。本研究结果证实,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孕激素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小剂量的安全性更高,因此,应注重控制剂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合理剂量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10):109-109,113.

[2]王黎黎.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89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6):143-144.

[3]何旭东.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8):43-43,45.

[4]马桂云.中药周期疗法联合激素治疗月经不调62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12):14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