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问题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马翠1陈英利1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免疫教研室163319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2014级和2013级病理检验专业学生共82人,分为两组。其中2013级学生为对照组(40人)采用普通讲授式教学,2014级学生为实验组(42人)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两组学生接受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结果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提高知识理解、预习与复习、有针对性学习和总体评分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考试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总成绩、选择题和病案分析论述题得分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和知识理解力方面的能力,值得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医学免疫学;教学评价

传统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Learning,LBL),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完整,既便于教师讲授又便于学生学习,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更不利于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1]

近年多种教学方法如PBL、CBL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也开始流行,[2]但适用性、教学效果和普及率并不十分理想。我们综合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即每个章节预先设置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学生可预习、可复习、可延伸、可考试的多个方面元素,使学生既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并且适用于任何课堂,方便老师的推广。在此我们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中,然后以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方式,评价普通讲授式教学与问题教学法两者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2014级病理检验本科学生42人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选取2013级病理检验本科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讲授式教学法教学。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相隔一年教学。

1.2教学方法

1.2.1对照组教学方法

按常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师按章节传授理论知识,利用板书、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向学生精讲,课后根据讲授内容布置与实验组相似的问题,督促学生课下复习。

1.2.2实验组教学方法

首先按教学计划制定每个章节的问题,平均每个章节7~10个问题,问题的类型包括基础知识型和拓展知识型两类。如第三章抗体的问题中,“抗体的结构和分类”属于基础知识型,而“为什么抗体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两面性”就属于拓展知识型。按章节共总结出132个问题,这些问题提前发放给学生。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上课过程中提前告知要讲授哪个问题。并把一部分基础知识型问题作为自学内容,拓展知识型问题可以放在课堂上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老师在拓展相关案例的同时,也欢迎同学积极发言,分享查阅的知识甚至是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案例。

1.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教学效果的评价采取主观和客观两种方式。主观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两组调查内容五个问题,均为学生对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观感受。每个问题设置是与否两个选择项。客观评价方式为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试,试卷采用百分制,试题从题库中选取试题难度等同的两份试卷。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采用x2检验,理论考试成绩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收回率100%。实验组学生在整体评优率、提高知识理解、预习与复习、学习针对性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如图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互助协同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理论考试结果

实验组在总成绩、名词解释、选择和论述题中高于对照组(如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填空和简答题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其对医学各领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并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由于免疫学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很可能因为难以理解、难以记忆、把握不住各章节间的联系而放弃。因此,在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课堂因素为学生学习服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圆满完成学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传统医学教学中主要采用LBL,教师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但此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惰性,妨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5]我们采用的问题教学法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之前的学生学习很少会主动地预习与复习,不知道针对书本的什么内容进行学习,因此不会预习。课后因为没有作业内容也很少复习。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仅涉及教材内容还可以拓展到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同时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的部分不但可以使基础知识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学生拓宽了思路,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总之,本次采用的问题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医学免疫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林,张字辉,白晓嘉,等.LBL和PBL双轨教学法在护理士官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4):469-471.

[2]王超,龚权,王恺,等.CBL与LBL相结合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7):690-693.

[3]叶湘漓,雷立芳.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3):34-35.

[4]王强,舒榕.提高《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效果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924-925.

[5]吉雅丽,王志刚.PBL法在儿章门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