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如何进行造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如何进行造价管理

吴竹萱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01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下,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速度也在明显的加快。工程造价涉及到建筑工程各环节,影响范围较大,并且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建筑施工阶段作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也需要加强控制造价。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内容

建筑施工阶段是把图纸上的施工方案变为实际的施工,使建筑施工成为具体实行的施工项目。建筑施工阶段是在施工设计和施工招标的工作结束后才开展的,原则上来说,建筑施工阶段影响的工程造价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在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以及资金浪费才是最多的阶段。因此,要在施工阶段,实行有效的控制方法管理造价。在施工阶段,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而施工方也要明确建筑项目的责任制度,使造价管理能够科学有效。在建筑项目中要采用多种措施保证控制造价更加科学合理。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招标评价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投标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建筑工程评标中采用“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办法,这种评标方法是参考各投标单位的平均投标报价以及工程造价按照一定的权数组合,再乘以市场下浮率来确定。这种评价带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因为评价体系决定中标的主要条件是接近投标人的平均报价。这样就容易形成项目暗箱操作,造成投标企业中间业务的不规范形成。投标企业为了使得中标的合法化,采取陪标手段找其它企业假投标。不规范的投标体系导致投标过程控制漏洞,形成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必然造成整个造价不规范的问题。投标报价是进行工程投标的核心,报价过低可能中标但是给承包商可能带来亏损风险,如果报价过高就是失去承包机会。

2.2投标核算方式不适用

工程造价人员在施工成本核算中往往以当地工程预算为依据,工程计算都是根据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参照市场信息指导价来计算各个部分的工程直接费用,而没有详细了解各个项目在施工地点材料价格和施工情况,没有重新计算施工图中的施工数量。但这种不切合实际施工成本的确定,往往使施工成本控制失去指导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不采用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而喜欢多用人力,又对原材料控制不力,严重影响造价控制。

2.3成本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问题

施工企业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制度不完整,当前的成本管理仅仅局限在管理组织内部完成约定的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而对施工成本没有合理计算,造成施工浪费现象严重。大多数施工企业内部往往重视技术、安全和质量管理,而忽视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此外工程造价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现状缺乏了解,整个方案掌握不足,对施工地域资料调查缺乏准确性,所以计算的施工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差很大。这是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成本控制现状。其次是合同管理问题。施工成本项目的经营和管理比较多:项目管理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不详细,又不履行约定义务,给供应商又进行了索赔,给企业造成不必要损失,增加项目成本。施工总承包商为了能够承接更多的施工任务,没有对项目实地考察以及合同条款进行研究,简单的合同格式套用,忽视合同详细约定内容。施工建设中由于外部干扰、设计单位变更设计而造成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而施工条款中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约定,施工总承包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工程索赔问题不够了解,也不够重视,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使工程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为竣工结算带来麻烦。

3加强对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劳务与合同控制

根据具体的数据统计,在施工阶段的人工劳务费用占总体工程总价的百分之十二。一个建筑项目是多工种合作,涉及范围广,因此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无论是技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的施工人员,需要的数量都很大。因此,人工的劳务费用在建筑项目中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源于农民,所以,为了方便管理,一般都采用班组的方式。劳动力的数量庞大,但是总体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而每个施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也不同。所以,在施工中要筛选施工人员,选择相对技能熟练的承包工作,同时要按照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施工队伍。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节约施工成本,避免多余的浪费。

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能避免和施工方发生纠纷,劳动合同合理也能在风险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同的工程工期不同,签订的合同也不同,一些工程规模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竣工,因此签订的固定价款;而有些工程工期长,工程的规模相对大如:机场、地铁等,就需要签订可调合同价款。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要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能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工程的质量也不能下降。

3.2施工方案控制

在建筑项目施工前,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偏差。施工人员也会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但是施工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会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结合具体的工程以及施工中人员数量和施工设备质量等问题,及时合理的调整施工方案。更改的施工方案要合理,并且要节省资金。

3.3材料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资金花费占资金的主要部分,工程造价受施工材料的影响大。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的建筑材料多,施工材料价格上升,都会影响工程造价。由于施工中的材料的种类多,价格不一致,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幅度也很大,所以,在建筑施工阶段要控制好材料的支出。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4施工机械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除了需要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外,还需要施工设备,一般的建筑施工设备都是大型的设备,体积大,还有一定的重量。在购买施工设备以及运输设备都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支出,也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设备方面也要加强造价控制。在建筑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选择出合适的施工设备,避免浪费。在设备使用中要注意保护,及时清理设备中的垃圾,以免垃圾损害设备。

3.5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提高索赔意识

索赔是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合同一方因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受到损失,向对方提出的赔偿要求。例如建设方未按合同规定及时交付施工图造成工程拖延,施工单位可提出赔偿要求。其他情况包括,业主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利,指令变更工程;工程环境出现事先未能预料的情况或变化,如恶劣的气候条件、与勘察报告不同的地质情况、国家法令的修改、物价上涨、汇率变化等。因此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可提出补偿要求。索赔是法律赋予业主和承包商的正当权利,是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手段。索赔是在合同规定的规范内,合理合法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手段。通过索赔可以提高合同价格,增加收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方法很多,在施工阶段控制造价可以不局限于以上的几种方法。控制好工程造价可以为建筑企业节约资金,节省了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施工中控制造价也要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更不能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潞潞.关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四川水泥,2015(7).

[2]陈凯.建筑工程装修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及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

[3]袁伟庆.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

[4]张大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