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引导探究”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对“引导探究”的探究

郭翠琴

陕西省榆林市第九小学719000

“引导探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运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的疏导点拨、精心设问、例题示范、演示操作等,称之为“引导”;而学生的尝试练习、自学、回答教师提问、研究、讨论、实践操作等,谓之“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驾驭好“引导与探究”,就不能简单机械地处理这两种活动,而应十分注重两者间的作用与联系。

一、“引导”要恰当

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往往不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实施恰当的引导。

1.在教学的关键之处加以引导,突出教学的重点,分散难点。

例如教学正反比例概念时,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在抽象概括之处加以引导。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如教学正比例概念时,通过两个实际例子先引导学生分析每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再比较两个例子不同的两种关联的量在变化时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抽象、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抽象、概括,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成正比例的关系。

3.在知识内在联系处加以引导。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旧知识联系处加以引导,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为学生理解新知识奠好基、铺好路。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依照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在“引导”中激发“探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仅要给学生指点思维的方向,更要创设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发”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浓厚兴趣。

1.设疑。

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一位教师教《鹬蚌相争》寓言故事后,要求学生讨论:“鹬、蚌被渔夫捉去之后,它们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呢?”同学们思考后,有的说它们怎样互相埋怨,有的说它们怎样后悔,有的说它们想怎样逃走等。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浓。

2.制错。

就是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示错例,让学生讨论,教师分析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出示错例:5-+=5-(+)=4。之后,要求学生改错,分析错误原因。

3.创难。

教师在某节课或某段知识讲解前提出难题,把它作为学习目标。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就能经常保持一种学习未完成感,“探究”之积极性就很高。

4.求变。

就是教师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改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形式,调整和组合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熟悉的知识变换角度提出问题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5.留尾。

就是在一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体系,承上启下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激发探究欲望。

三、在“探究”中加以“引导”

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时,教师适当加以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积极探索、克服困难的科学态度,又能使他们感到明确的“探究”目的,树立成功的信心。在探究中加以引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探究前,教师最好能提出目的要求,加强学生探究的目的性。

2.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为学生“开路”“平坡”力争在有限时间内获取较高的效益。

3.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以收画龙点睛之效。

引导探究式教学可以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自主探究的状态,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