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管理探究

许元智

身份证号码:45213019890819XXXX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包括了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的投资立项到工程的竣工验收都涉及到工程管理,科学的施工管理能够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也能够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提出了建筑工程创新管理的具体措施,重点从创新质量管理控制模式、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管理

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逐步具备了现代管理概念的施工管理机制,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与新结构的不断出现,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施工管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施工工艺交叉繁杂,涉及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众多,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另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客观环境因素,这些都会对工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较大,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具体来说,建筑工会曾施工管理要点如下:

1.1强化施工技术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施工工艺交叉繁杂,涉及的人员和机械设备众多,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另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客观环境因素,这些都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并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技术和施工进度同时也涉及到工程的成本问题。从施工技术方面来说,强化技术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工程图纸的管理,要与工程设计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使施工工序得到优化。其次,施工单位要要认真做好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工作。最后,要切实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要及时引进新技术,对于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必须能够做好充分的保障,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培训,要做好工程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工程施工监督,使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工。

1.2强化施工材料的管理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建筑材料一般都直接放在施工现场,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管理建筑材料必须坚持从严原则,要建立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材料的储运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和施工的进度使用材料。对于型材下料环节要进行严格控制。要加强对建筑材料库存量的清理和检查,材料管理员必须定期整理盘点库存材料,对于各种不同的材料,要进行分类堆放。特别是要加强对易燃物和需要防潮的物品的管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进行管理。要严格落实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之前由施工人员认真填写限额领料单,并依此进行限额领料。另外,发放材料都要进行登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1.3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要想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关键就是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人员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建筑工程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去完成,因此,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必须保证人员的素质水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必须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特别是从事关键工种的人员必须百分之百持证上岗。要严格制定并落实施工质量奖惩制度,这对于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要把施工质量考核作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工作严谨业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同时做好先进经验总结推广工作。

1.4强化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施工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宣传,加强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要注重创新安全管理措施,积极引进安全可靠的先进生产工艺,以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基础。

1.5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施工环节中交叉施工情况非常多,各项施工的专业性也很强,施工工作量往往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能够完成许多人工无法处理的施工问题,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建设速度,还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做好工程施工的组织控制,需要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发挥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工程管控单位要注重工程管理工作,引进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同时注重加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另外,工程管理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2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措施

2.1创新质量管理控制模式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等三大方面。而“人”又是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管理完成的,我们既要把人作为质量控制对象,又要作为其他质量活动的动力。根据项目特点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称职的管理人员,在人员的选择上要选能力较强、全能型人才。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的采购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合同、施工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另外要做好材料的保管,以免发生如水泥未堆放好受潮结块,钢筋的锈蚀等。

2.2创新组织机构,优化施工企业内部人才结构

施工企业需要创新人员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内部人才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使企业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优化内部人才结构,依靠新员工为企业带来创新的活力,依靠老员工带领新员工使其收获宝贵的管理经验,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使企业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2.3创新管理体制,落实责任制度

施工企业需要创新管理体制,首先需要将责任制全面落实,然后结合企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环境,将责任划分完全,界定各个项目与企业的责任范围。创新管理体制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尽量规避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带来的风险因素,实现施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2.4创新技术,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需要立足于技术的创新。只有积极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才能极大的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利于不败之地。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中经营管理水平高低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改革和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

[2]张道峰,黄京波.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1).

[3]王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山西建筑,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