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效果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效果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的影响

张小娟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2例,传统药物治疗)和观察组(52例,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该药对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肽(NP)Y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有效率达到(49/52)94.2%显著高于对照组(38/52)73.1%,差异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w后观察组BDNF和NPY升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患者抑郁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西酞普兰;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70-02

老年人抑郁症临床上属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1]。老年患者身体特质差,代谢功能紊乱、退化,认知功能不足等,其临床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经过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症的出现和发展多于血清中某些指标改变有关。本文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患者年龄在49~85岁之间,平均年龄(58.3±5.6)岁。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3例。选取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内脏器官严重疾病、恶性肿瘤、自杀倾向及药物过敏患者。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等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传统药物氟西汀治疗。7周/疗程。

观察组:西酞普兰治疗。初始剂量10mg/d,一周后加至不超过20mg/d。7周/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有17例患者痊愈,19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13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发病原理医学上并没有统一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血清中相关因子变化应该是诱发该病发作的主要因素。临床多表现为心情不好、情绪消沉、抑郁寡欢、难以入睡、浑身无力、缺乏食欲、体质下降、便秘、精神恍惚,甚至出现自杀倾向[2]。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发时间延长,反复性增加,干扰患者甚至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

研究显示,BDNF可以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增强神经细胞可塑性。通过对BDNF表达的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情绪。NPY不仅与情感密切相关,其还是直接参与抑郁情绪形成的因子。研究显示NPY与5-HT有共存关系。NPY存在于下丘脑、海马等情感调节有关的部位上[3]。

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选择性抑制剂药物,具备在降低5-HT同时避免了对其他神经递质干扰作用[4]。西酞普兰抗抑郁症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HT再摄取能力,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西酞普兰在使血药浓度维持稳定状态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副作用小。BDNF是一种神经细胞保护因子,西酞普兰通过对BDNF的调节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NPY异常表达能够引起情感相关细胞因子失调,西肽普兰能够对其表达状态进行有效调控,因此,西肽普兰具备对抑郁情感进行双重调节功效。

本文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其有效率显著提升,高于对照组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对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采用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抑郁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赵辉,张小林,等.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老年患者效果及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566-3568.

[2]陈兴阳,汤义平.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物质和神经肽Y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107-109.

[3]马征,庞久玲,等.烧伤后康复期老年患者抑郁评分与血清P物质和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3447-3449.

[4]黄茹燕,徐曙,等.首发抑郁症患者西酞普兰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肽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5):64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