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的分析

杨雄光

42011119770308xxxx519000

摘要:所谓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就是在不同地理位置中,所接触到的自然条件有所不同,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对二者进行整合分析,就产生了现在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念。建筑学对地理环境因素要求比较明显,因此,以建筑学角度,可以将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际自然景观,另一类是气候自然景观。由于建筑物常年暴露在自然界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研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建筑行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意义。基于此,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展开分析探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建筑设计;体现

引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文明存在差别,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领悟存在一定差别,从而影响了后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与建筑设计之间影响关系进行总结,论述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以及在实际建筑中,运用到了哪些地理环境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从古至今,地理环境的这两大因素对建筑学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建筑依附环境并改造环境,环境影响建筑并制约建筑。它也是形成对建筑创作影响深刻的其它因素———地域文化因素的主因。虽然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域的研究,但人类在不同的时期里对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是不一致的,这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关。人类对待地理环境的态度经历了“决定→虚无→或然→必然”的过程。

1.1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古代中国人崇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来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风水术”的实质不外是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因此说地理环境因素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文明,特别是定居文明受其所在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从而产生了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的社会理论,这就是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盛行于18世纪、19世纪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古代西方虽然不象古代中国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风水学说体系,对地理环境中各因素对建筑设计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西方古代建筑影响仍然是很明显的。例如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石头建筑及其建筑群体的形式,均与古希腊的地质景观条件有关,古希腊内地多山,土地贫瘠,但盛产大理石,为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其建筑群体布局以自由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1.2工业时代现代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论

对建筑学来说,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不像“决定论”本身在社会理论中的地位那么长久而稳固,长久以来,大多类型的建筑的设计仅从形式美学、空间、结构技术等等方面考虑,而看不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出现,全球建筑形式国际化、大同化,就是普通的居住建筑也再难找到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设计,这一时期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时期,无视地理环境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因此,建筑成为破坏环境的主导因素,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建筑也为人类的生活前景埋下了无数的隐患,诸如地震、洪灾给城市及村庄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1.3后工业时代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的“或然”论

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从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模仿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建筑时期走到了极端,其结果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但城市整体视觉环境的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注意并重视到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建筑思潮的总趋势朝向多元论方向发展,这种趋向的目的是要求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地区性的特征的表现即为建筑应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反映民族、生活和文化的背景。比如“新乡土派”的创作观念,注重建筑自由构思结合地方特色与适应各地区人民生活习惯。使得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被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更是将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4新时代的绿色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必然”论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绿色建筑观。解析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地理环境因素是绿色建筑生态体系构成部分,至此,地理环境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在绿色建筑的创作中成为必然。

2、建筑设计中地理环境因素的体现

2.1建筑设计思想的转变

在确立发展方向之后,人们开始借鉴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来实现绿色建筑在新时代汇总得到更好发展。在现存的古代建筑著作中,最古老的当属《建筑十书》,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气候对与建筑的具体影响,比如说建筑在环境影响下的具体修建方位,以及修建过程中所用材料等,这也充分说明了古代希望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然进行分析和研究,所产生的思想知道了现在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对当今时代中的建筑设计理念产生了巨大改变,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的建筑理论,比如说建筑与环境共生理论等等。

2.2建筑设计理念的转变

设计理念对建筑工程来说,具有绝对性作用,它决定着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类型。建筑设计人员在实际地理环境中寻找设计启发,从而体现出了建筑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充分结合。现如今,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设计理念发生了一下几种变化:

2.2.1注重地理景物的模仿。由模仿地理景观结构而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可分为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两类。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着重于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从而使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产生某种脉络关系;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首先要对地理景观环境进行解读,从地理景观形态中攫取其某些显著的有代表性的因素,提炼出概括性的能表达景观意境的元素来表现建筑。比如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该建筑坐落于克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山谷中,那里的弗德台地国家公园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遗迹保留地,他说:“当地印地安人的建筑就与那种自然的环境十分的相称,十分的协调.他们使用同样的石头,使用同样简单的造型,……巨型的石块,巨大的石窟,简单的几何形体,自然的造型,都是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大气研究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2.2.2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的主要表现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地减少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景观的破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掩土建筑将建筑主体植入地下,以保证地表景观的完整性或者使建筑犹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与地理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前者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后者如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及安腾忠雄的水御堂。

2.2.3注重与地理气候的结合。对于建筑来说,一直与气候保持着联系,但在如今发展形势下,使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得到了深入挖掘,并在挖掘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也让气候建筑的建筑形式不断增加,这其中包括印度设计大师柯里亚以开放式空间为中心,来更好的实现适应气候的建筑形式;

2.2.4注重与自然因素的融合。将自然界中的很多自然因素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是建筑靠近自然最直接表现,在现实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实际应用,比如说肯贝尔艺术博物馆的建造,就是这种应用最好证明,在建筑过程中,充分将自然界中的光线变化利用到实际建筑中,赋予了建筑最真实的自然色彩。

2.2.5自然要素在建筑形式中的抽象化运用。将自然地理景观中的各要素抽象化引入建筑形式的做法,是很多优秀的建筑大师常用的手法。比如路易·康,他认为“于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因为它有情调,———它提供了我们共识的基础,它使我们能接触到永恒。自然光是唯一能形成建筑艺术的光。”他在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再如安腾忠雄的关于光、风、水的系列宗教建筑,他着意把“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引入建筑物之中以产生“神性”的空间境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对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伴随着人们发展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可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人们渐渐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为此,人们根据当前发展形势,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让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充分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峰,胡赤,郑伟伟.基于环境因素动态调控的可变建筑表皮设计策略分析———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作品为例[J].新建筑,2017,(02).

[2]潘晓媛.探讨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3]赵爱东.浅谈小区居住建筑设计相关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03).

[4]李英,梁圣复.影响现代室内环境健康的几个建筑设计因素及对策———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16).

[5]牟子元.分析新因素创造新环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