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思维”下的创意产业园区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基于“整合思维”下的创意产业园区设计

邹鹏

邹鹏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涉及面比较广泛,如历史文化、景观等各种整合,需要设计师有广泛的知识层面及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创意产业园的设计的品牌建设、设计原则及案例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整合思维;历史文化;建筑设计

1.创意产业园设计与整合思维的契合

1.1复杂性的契合

创意产业园是创意资源的集合体也是创意产业的一个集群,并不单单只是各产业间的汇集,并不是单纯的各产业间的汇集。创意资源会像人类和社会自然一样拥有完整的统一的系统,利用在系统内部的元素互相支持、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达到完善的境地。创意体验经济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经济资源的整合,将设计不再仅仅局限在外表的奢华和别具一格的装饰等等,设计并非仅仅是对园区建筑外表的形象以及设计者内心的表达。面对纷繁多变的需求,往往连业主有时候都不能提出确切、完整的设计要求。要求设计师应该运用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对待新生问题。这样大的挑战,设计师唯独改变传统设计思维,尝试创新思维模式去解决新的设计难题。因此基于整合的一种思想应运而生来处理这种物体自身内部的复杂性和环境的复制性。这种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系统内部的一体性,关系性。

1.2交叉性的契合

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包含了经济、文化、科技和它们的交叉部分等等诸多领域。同时创意产业园又是不同创意产业的融合交叉,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其这一特点也与整合思维高度契合,整合思维着重解决整体系统的综合性难题,运用的是多维的思维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线性思维。产业跨界融合势必产生交叉和重叠,解决这些交叉和重叠问题必须运用到整合思维模式。不同行业形态下的空间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创意经济则是具有以创意为基础上的空间形态,创意产业园多使用的是文化层次相对来说较高的人群作为其创意的基层。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有些创意产业园继承了很多历史文化传统和传承。在空间构造上,创意产业园有着强大的空间复合性和功能的交叉性,这是与一般的公共空间迥然不同的。

1.3整合性的契合

整合思维的整合特性能够完全的在产业园中得以运用,基于创意产业园的建构特征元素来看,正是因为复杂多样的建构元素将设计目标变得不再单一和简单。园区设计带有多维理念,从根本上就添加了设计感的内在美,这是因为其设计过程中添加多方面的创意资源。这样才是将整合创新思维贯穿整个园区设计过程之中、并且执行到位的完美过程。纵观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全程,这是一个带有机遇设计的过程,兼顾整体统一性,需要设计师立足园区创意经济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深入探索园区企业的内部外部系统,创意经济的特性需求需要贯彻整个园区设计的前期和后期之中。园区设计考虑的是整个的协同统一,不是单一个体的表现。设计师运用整体性思维,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园区设计实质性把握,在纷繁复杂的设计任务目标下可以运筹帷幄。

2.“整合思维”下的创意产业园的设计原则

2.1高度性

在战略的高角度下,整合思维指导着园区的设计,而战略引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精致优势能够更长远的保持。策划、设计、统筹等是一个设计师所要求的能力,他需要将他们合理的整合化一。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以战略的眼光去做设计,而不是只考虑设计元素的性能、外形设计。仅有外壳不是客户寻求设计师所追求的。传统的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及、环境艺术设计师不再会是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活跃,吸引外界赞许的目光。当今时代的优秀设计师们都致力于把设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让更多的人铭记。站在一个视野最广的点用更为宽广的格局去解决问题。人们在现在的生活中追求的更多的是物质与内涵相结合的事物。这正是印证了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创新产业与创新产业园正是为了迎合这些要求而产生的。外部因素、内在因素都是复杂性的源头,而创新产业,创新产业园因为解决这些复杂因素所以其问题更加冗余。在这样一个问题复杂、需求迫切的前提下使得设计师们需要有更高的眼界、更广的格局将产业园设计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社会进步需求、人们的需求。最终向多元化迈进,使各个行业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合作达到战略性设计目的。拥有更高的眼界、更大的格局观就是设计师在创意产业园设计中所需要的。

2.2整体性

整体性应该是系统论理论的根本观点,它重点考虑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在系统论中整体与局部之和不是等价的关系而是整体比局部之和大。所有元素都应该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部分元素构成局部。独立于整体的局部是没有意义的,不能行使其功能。一个事物中的诸多元素是整体性所看重的,它们的之间相互关联和依存。整体是通过他的紧密结合而组成的。不同的创意想法汇聚成了一个个不同创意的企业,这就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而这些企业就是园区的局部整体性引导下创意产业园的设计让它在局部设计、细节设计、单一设计之上变得更加完善和完整也就是整体性设计。借鉴翻阅所有优秀的设计,整体性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大部分的全面设计服务公司都曾获得“红点奖”如IDEO设计公司,兹巴设计等。它们的服务覆盖开发、设计产品,技术研究、市场调研等综合性服务。全方位的整体设计关注的是深入到产品、直接购买者而不是外在的造型、设计风格化等问题。它是在整体社会、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完整的解决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产品本身。

3.整合思维下创意产业园建设中品牌意识植入

目前阶段,很多创意经济处于在竞争残酷的复杂环境中,能拥有很好口碑产品的创意企业竞争力明显更强。品牌可以体现出自身与其它的竞争者的差异化,强调自己的优势。所以源于品牌作用的不断发展,创意产业园也逐步走进品牌的竞争之中。目前很多初创企业一早就把品牌建设置于公司重要战略之中。比如南海意库创意产业园就是初建期就定下品牌战略,注重每个细节的独一无二性,个性鲜明的风格和整齐统一的布局让该园区在广大消费者眼中就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品牌。

图1南海意库

如何正确发挥品牌效应,让创意产业园走向蓬勃发展之道,是每个园区建设和管理人关心的问题。增强园区吸引力,带动创意产业投资者入驻创意园区,为园区带来更大的额外经济效益。“品牌”是产品识别标志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它是品质优异的体现。运用到创意经济之中,品牌可以为园区宣传先进思想、浓厚文化底蕴以及带来经济价值。在创意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和长期发展中应重视品牌效应。

4.工程案例

4.1项目概况

某项目是由废弃厂区进行改造,改造前的建筑面积为4269.95m2,改造后的总建筑面积为7594.32m2,划分艺术设计区、综合区及管理办公区域等功能。在改造前建筑处于完全废弃的状态,残破的墙壁和四处堆放的零乱、废弃的工业材料在诉说着这座建筑曾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

4.2平面的整合重构

因为现存的工业遗存各单体位置相对分散,怎样将新的建筑和旧的建筑融合,并温和地将空间序列在平面图中置换并衍生为一种符合逻辑和内在秩序的平面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此考虑,在综合区的设计思考中,通过一个钢架的玻璃构筑主体与西侧零星的建筑单体进行连接,轻盈的钢架对空间的过渡、积极的分离使得建筑入口空间既不至于含糊地和室外空间定位于同一种语境层次,又能对室内外空间场所的差异进行有力的肯定,并且这种效应在室外交错延伸出的雨棚的玻璃钢架中得到了加强(见图2)。观者分别经历了半室外雨棚的玻璃钢架灰空间、玻璃钢架的全封闭门厅才进入大厅,观者内心的能动性亦会被这种有意延长的流线调动起来,并会出现对建筑本身的认知上的认可和接受的可能性。综合区操作台的改造本身就是基于原来建筑的遗存并成为改造后整个建筑的核心:原本的开敞的共享空间在二层巨大的尺度和天窗投射的光照下不仅加强了空间本身的几何感和秩序感,更赋予了其有关光影与光阴交错的诗意。

图2入口雨棚空间

现在的展示空间作为原来已有的遗存,在改造之前的平面的构成和关系上俨然已经和主体脱离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单元。所以通过整合将不同体验的空间通过赋予和附着的方式使其本身的独立性融合于空间流线的秩序中去。

展示空间西侧的钢架玻璃顶走廊是对入口处通透钢架玻璃在体验、逻辑上的延续,但是由于垂直于地面的两侧墙面均使用了相对封闭的砖墙,空间的差异定义了感受的差异。而在其南侧的戏沙厅则是作为入口空间的移植,连接两个光线和亮度不同的场所,并使观者在经验的意料之外下接受情感和体验的意料之中(见图3)。展示空间的北侧和东侧被室外庭院和通透性迥异的使用空间包围并赋予了以其为依据的内在向心力的存在动力。东侧的游艺用房采用的外向的采光与北侧展示用房通过内庭院的内向采光因为光线摄入方向不同产生的戏剧性而加强了体验的多样性。至此,通过如此多样的视线或封闭或开敞、视觉印象或明或暗的变换,整个建筑空间的内在灵魂已在多元的对立和统一中得到了确立。

4.3光影定义的时间整合

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光影的变化对时间性的定义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成为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抽象因素。因为整个设计的初衷仍是基于对原来历史记忆的保留和对话,而在宏观层面的意义上讲,时间会在建筑墙面、地面上等留下历史的痕迹(诸如雨水的冲刷、建筑的风化)并成为其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对现有遗存采取保留策略的依据;而在微观层面上讲,我们既然要拾取其历史意义,就不能不关注时间在这种变化中伴随着“自我消解”的更新,而这种更新最显然的表情即是光线的变化。

而在本设计中通过钢构架的空间几何秩序的建立,将光线的变化通过投射于此的光影的变化进行表征。通过这种媒介的转换及整合,将原本抽象的阳光甚至时间的变化和消逝转化为可视的光影的变化,时间被解构为可以通过媒体直观感受的外部特征,并且反过来抽象地符号化为一种定义空间的元素。这种彼此影响,决定着彼此的双关方式作影响观者体验因素的深层解读,本质上根植于建筑局部顺应阳光变化规律的几何建构和场所气氛的渲染所给观者带来的体验。

光影的变幻与空间的变化相得益彰的同时,赋予了观者有别于一般三维的四维体验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缘于时间因素的引入并加深于空间对人的内心定位中,使建筑不仅是“当其无”的空间载体,更承载阳光这一无法捕捉的事物并使之富有了诗意的存在感。

5.结束语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成了各种各样建筑形态的试验场和建筑师争名逐利的舞台,形式的空洞和语言的怪诞在很多时候甚至已经成为部分建筑师和开发商炫耀的资本和方式。面对如此鱼龙混杂的市场,需要更多资源整合策略思维去设计,营造优质的产业园区,提升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