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降低10kV配网线路及低压台区管理线损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分析降低10kV配网线路及低压台区管理线损的对策

韩沂桐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山西大同037008)

摘要:线损是电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电能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损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效益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线损的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而线损管理问题是目前电力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线损管理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电力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志。故线损管理是否到位,是否精细,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低压台区;线损;对策

1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

针对电网企业而言,最为关键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就是台区线损管理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台区线损管理可有效达到台区降损的目标,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线损主要包含因管理因素而造成的线损及因技术因素而造成的线损。其中,技术因素包括计量装置的配置不合理、供电半径不合理等;管理因素包括因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够而产生的线损现象,例如未制定科学、合理的反窃电策略、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抄表等。

在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能直接体现出其管理水平的就是降低线损的工作。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损失电量加上电力企业的电能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能力。因此,电力企业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或规避线损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低压台区线损的种类

一般情况下,变动损失、固定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是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线损类型。其中,变动损失与通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会随着电流的增大而提升线损的严重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低压线路的铜损问题,其主要是指在给电力客户进行接线操作等而产生的线损问题;(2)线圈损失问题,主要是指因配电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产生的铜损问题;(3)因电流产生的线损问题,这种问题较为常见,主要是因配电线路的铜损而产生的。

固定损失与其他损失相比较为特殊,因为这种损失只要电力设备通电就会自然而言的产生线损,通常情况下不会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用户电能表的损耗、调压器的电晕损耗、电容器等介质损耗以及调相机的电晕损耗等是较为常见的损失问题。

其他损失主要是指除上述两点损失而产生的一切电力线路损失,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电力设备的消耗电量,如通风设备、信号设备及保护设备等,这些都是电力运行中无法避免的一些额外消耗电量。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及营业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量损失的产生,如误算电费、漏抄电能表等。

从电力企业的管理方面来说,其直接将低压线损分成了管理、理论以及技术线损三个类型。技术线损主要是指因技术问题而产生的线损问题,如配电技术、变电技术等,但需注意的是因管理问题而造成的损失不包含其中;理论线损主要是指因变动及固定损失而产生的线损,是由通过精确计算相关理论数据而得出的。

310kV配电线路问题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

3.1计量不精准引起的线损及解决方案

如果整个线路中一相或者是两相电流产生了接反的问题,则产生的不平衡电流也会很大,且当两相、三相电流互感器没有接对时,瞬时功率可能会降到零以下。因此,维护工作者和抄表工作者应及时的记录电能表数,并做好有关数据查询工作,尽可能避免反接问题的出现。

3.2电压顺序错误导致的计量误差

进行此类问题的检查时一定要将插台熔断器逐个的进行插合,并使用复合测录仪来输送电压,并经常性的检查符合测录仪内部和外回路间是否存在出入。

3.3线路故障导致的计量误差

出现这种误差的根源有:低压熔丝熔断、电压回路出现断路问题、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联片没有彻底的打开、电流回路出现断线问题、螺丝拧的不够牢固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计量电量降低。抄表工作者和计量工作者应该及时的检查电能异常问题,并尽快确定异常的根源,在确定好问题成因后便应请计量工作者予以解决。

4MIS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现今,实际开展线损统计时都是沿用营销MIS系统。若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则会使得统计的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4.1专台转公台时不能及时修改用户类型

在很多新竣工的小区常常会出现这种问题,在对原来的施工用变压器进行更改时,依然使用原来的“计费户”标志,这便使得MIS系统在提取这一户的电量时,不能将其归类为考核户电量,因此这一台区的供电量常常会变成零,也就是出售了但没有供应,最终导致严重的线损问题。在出现这种信息不对称时,应该及时的将工作票上的信息改成“考核用户”,还需要在台区线损系统中将用电关系重新进行匹配。

4.2信息修改之后没有及时匹配

这种问题一般产生于台区考核户、计费户修改完成后,没有在台区信息维护系统内及时的将用户的信息进行维护,并将用户的关系重新进行匹配,这便使得系统在进行电量的统计时,依然使用的是上一次的匹配关系。为了处理好这一问题,可以在台区信息维护工作中把客户原来的匹配关系删除,然后重新进行匹配。

4.3MIS的客户信息维护和现场实际情况有出入

进行线路改造工作时,现场的接待关系比较复杂,因此无法很好的保证系统内计费户和考核户与实际的一致性,最终便会产生较为恶劣的线路损害问题。此外,城区的配网改造工作开展频率也比较高,因此在N-1电网内经常会产生线路互带的问题,这一问题的高频产生,便会使得线损率大大提升,而且互带电量调整票处理的难度也会变得比较高。若需要对电路开展短期切改工作,则还会使得城区的配网线路产生“不真实线损”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则必须结合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切改工作前就准确的确定好切改的时间,以及带电量调整工作的具体方案,通常情况下还需要在系统外,使用手工的方式来开展线损统计工作。

4.4进行台区客户匹配中的问题

进行台区客户匹配时,工作人员对于现场的实际情况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很多细节方面都没有把握好,仅仅以客户名称为依据进行信息匹配工作,无法很好的保证工作的准确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在正式开展工作前先去现场调查相关信息。

4.5加大设备改造力度

电力企业要积极争取当地相关政府的支持,做好电力基础建设工作,不断优化电网规划,降低因不必要的因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以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确保电压合格率符合相关指标。抓好计量管理,做到每块表能精确计量,要求抄表员对每一个用户、每一块电能表是否正常,做到心中有数,每月进行分析比对,及时发现问题。管理台区的电工定期对所管理的台区进行巡视,检查架空线路通道是否良好,对有可能触及线路的树木进行修剪、砍伐,检查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也是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的重要手段。

4.6提高变压器运行效率

认真治理三相不平衡现象,定期开展变压器负荷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采取措施,做好过负荷变压器更换和轻负荷变压器调整工作。结合春秋检作业,科学调节运行变压器分接头。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保证变压器始终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结论

降低线损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将加强管理和技术降损相结合起来。同时因线路及台区线损现象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线损异常的线路和台区需要生产运行维护人员与营销人员的全力合作。对于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充分运用好目前的各种科技手段,以创新姿态解决线损中中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洁新.分析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大科技,2017(27).

[2]云家栋.浅谈农村配电网节能降损技术措施[J].大科技,2017(24):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