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在车务站段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在车务站段的应用探究

张浩浩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沂车务段山东临沂276004

摘要: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安全则是铁路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车务段是铁路运输的基层单位,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对铁路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论文从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对策,以期有效提升车务段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车务站段;问题;措施

1车务站段特点

①覆盖范围广。车务段一般下辖几十个车站,采取车务段—车站—车间三级管理模式。这些车站分散在铁路沿线,车务段多处于城市,而车站多处于县乡甚至山区,整体辐射范围达几百公里,总体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②调度指挥高度集中。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快捷、高效,铁路行车组织实行逐级负责、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车务段服从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在段长的领导下,加强日常运输组织、协调,组织管内各站高效优质地完成旅客乘降、货物装卸等运输生产任务。③工作协同性强。对内,车务段要协调工务、电务、供电等路内其他单位共同合作,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故障与隐患,协调各职能科室落实分工职责,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对外,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不断加剧,车务段与旅客打交道,要突出铁路运输优势,实现高效快捷的旅客运输,顺利完成经济活动,产生社会经济效益。④人员构成复杂。车务段下辖车站通常涉及客运、行车、调车等一种或多种作业,包含客运员、售票员、客运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连结员、调车长、车号员等多种岗位,不同的作业要求车站配备不同的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作业种类越多的车站人员构成也就越复杂,相应的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就更高。

2车务段安全管理的现状

2.1安全管理的水平急需提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铁路企业加入了改革与发展的队伍。为了更好地抓住新时代下铁路企业发展的契机,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安全平稳有序,铁路各级管理单位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而车务段作为铁路安全的直接把控者,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改变一成不变的旧思维,主动适应新时代下铁路安全管理的新要求,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掌握安全管理的最新动态,简化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2.2安全管理要求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

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管理的办法、文件,车务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化,但到车站的管理人员层面,往往不能及时将文件要求一一传达、落实,执行力度大打折扣,长年累月就养成了对各级文件要求一知半解、不以为然的陋习,最终导致车站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自己、对作业人员都不能严格对规对标,处理问题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成为常态,而作业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一知半解,总认为是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不能及时领会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2.3职工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

车务工作相比路内其他单位工种技术含量不高、专业性不强,车站的现场作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职工的个人职业素养、责任意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都渐渐不如从前,在工作中态度散漫,不按标作业、违章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车务段站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严肃安全责任、强化干部责任落实

通过规范干部管理行为,完善职责,强化工作“落实”力,加强干部履职过程考核、履职落责,强化干部作用发挥,通过健全机制,实施压实责任抓落实。二是多措并举,盯住履职抓落实。建立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分析讲评、考核,有效督促干部转变作风,积极履职落责。三是强化过程控制,强化考核抓落实。通过抓好对干部的考核机制的落实,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增强干部岗位危机感,促进作用发挥。

3.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现阶段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中,人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车站作业人员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设备操控和行车安全直接关联。因此,想要对行车安全问题进行切实优化,应从提升作业人员素质入手,对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强化。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技术比武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对职工技术业务素质提升。

3.3强化对接发列车作业、调车作业等关键作业的控制

首先加大对车站接发列车科技设备的投入,如对现有TDCS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对办理超限列车、电力接车作业时的安全提示功能,防止错办事故发生。二是充分利用远程监控设备,发挥管控中心作用,提升对现场作业的安全控制。三是强化对设备故障、施工作业等非正常作业的控制。四是通过采取加大对原路返回、专用线作业等关键作业的控制,采取安装便携式记录仪等方式,结合设备、作业等实际,深入查找影响现场作业安全的关键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分析等形式,强化对调车作业安全的控制,确保作业安全可控。

3.4抓实抓强,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坚持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源头防范、过程控制,实现应急处置导向安全。一是修订完善各类应急管理基本制度。二是强化应急培训演练,通过月度培训、专项培训、应急演练等形式,大力提升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监控指导作用发挥。落实专业负责、值班负责,加强应急指挥、指导,督促车站落实作业标准、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质量。

3.5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培育全员科学发展理念

一是加大正向激励作用。落实各项奖励制度,激发职工队伍干劲。二是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三是加强职工健康保障。四是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尊重职工,广泛开展职工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活动,鼓励职工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激励职工为安全生产稳定献计献策,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五是开展形势任务宣讲,宣传和讲解当前政策,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规划运营,运输组织模式发生变化,铁路技术水平、运营管理能力也不断提升,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车务系统对线路的管理未能完全匹配新形势下的发展特点,未能充分适应高速铁路对车务站段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闫振武.浅谈铁路车务段运输安全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2):22-23.

[2]王志奇.铁路运输管理中如何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2):121-122.

[3]刘芳.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铁道货运,2016,34(06):52-56.

[4]宋超.中间站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