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县级台时政新闻节目的创新

徐彩莲

徐彩莲

(安图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吉林安图133600)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00-01

随着电视市场的不断扩展,观众的收视视野也日益开阔,这给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守望都市》、《直播民生》、《身边》等民生新闻一出现,收视率便一路攀升,与之相比,县级时政新闻收视率为何上不了甚至有逐步下降趋势呢?有人说,那是因为观众爱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不关心时事政治,因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措施的施行,对每一位民众的切身利益、生活轨迹,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谁还会对此不闻不问呢?所以,问题在于怎样报道,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能适应观众的需求。大多观众收视新闻的习惯是一级又一级,而县级台时政新闻如果一成不变地沿袭中央台、省台的内容和模式,这样的“烹调”观众“吃腻”了会产生厌烦,不买账是理所当然的。面对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尤其是民生新闻这一“对手”“亲家”,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那么,怎样创新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从下列三方面入手:

一、从观众“应知、想知”出发选准报道的切入点

粗略统计,各地的时政新闻,会议报道和各个阶段政治任务的宣传报道占《新闻节目》内容的60%以上。如何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位,无疑需要拥有广大的观众,不然这一舆论引导作用将大打折扣。许多记者和编辑都有这样的感觉,时政新闻最难报道的莫过于会议方面的新闻,长期以来,许多新闻媒体都提出改革新闻报道,甚至按级别规定领导在荧屏上露面的长度,但收效甚微。事实上,会议报道不能以领导为核心,而应以内容为中心考虑如何组织报道。换句话说,会议报道应紧紧抓住观众“应知、想知”的内容作为有效地信息切入,切忌面面俱到。

首先,截取某一侧面。会议作为一个整体,报道时可以采取局部切入法,先抓住一个点,或具体的一个侧面进行报道,即截取与广大观众工作、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信息作为报道的重点,《小额贷款使千名妇女看到就业希望》是安图电视台在对县里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的采访中获得的信息,这样就比泛泛概括就业形势、就业措施等全面而不漏的扫描更吸引受众,更可把握观众“想知”的基本特征,给观众尤其是家长提供更为深刻而有用的信息。

其次,拓展广阔空间。它不是正面地去报到那些能够显示中心、支配整个会议的核心内容,而是运用与核心内容有关的其他事情的背景、缘由的材料来突出报道的主题。这样的报道,摆脱了镜头摇来摇去均是台上台下的状况,调来与报道有关相关的镜头,以丰富的场景挖掘会议背后的真实。程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场面往往庄严、肃穆而缺乏生机活力,但观众最感兴趣的还是鲜活的画面、现实的说法。因此,应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当会议提到关于“三农”的内容时,调来一组又一组有关的镜头或一串串有效的数字,再加上相关采访或资料,既可丰富电视报道的内容,又可加深观众对会议内容的理解。

至于围绕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政治宣传,如果一味地模式化报道,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记者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尤其是观众“应知”的“点”。安图县电视台记者在采写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时,主要在《安图县实行备案制降低企业准入门槛》上做文章,使观众明确了解创办民营企业可以享受的特殊待遇和优惠政策,从而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积极热情。可以想象,如果整篇新闻报道泛泛而谈,均是空话、套话和领导、出席人员的镜头摇来摇去,谁还想看。

二、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统一信息的内容接收率会越来越低,然而同一信息变换形式后接收率则能保持平衡甚至提升。时政新闻要赢得观众,必须从研究大众的心理出发,不断变换报道方式。

一是在报道深度上下功夫。面对着来自不同渠道的重要信息,尤其是与地方社会经济起重大作用的信息,人们不仅仅想了解其动态,更像知道其鲜为人知的背景信息,作为电视新闻这一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应承担着这种功能,为观众“释疑”、“解惑”。如在重要新闻报道时使时政新闻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大大得到提升。

二是在强化舆论监督上下功夫。各地的民生新闻为何收视率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台从维护百姓的利益出发,正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而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县级主档节目——时政新闻,也要善于对社会现象的冷思考,不应停留在表层的事件报道,而是要努力寻找希望背后能够引发人们深思的东西,张扬电视新闻主打栏目的“声威”,发挥党的“喉舌”舆论导向作用,树立起时政新闻的形象。如安图电视台在新闻节目里开辟了以反映百姓呼声为主旨的《视点》栏目,播出的《液化气短斤少量》、承重墙被打洞居民忧心忡忡》就关心群众利益的住房等问题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周边环境有待整治》、《关注公测》、《垃圾成山居民不满》、《污染企业被迫停产》等节目播出后,引起县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整改,解决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其旨在由此引起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合理解决问题提供舆论监督和舆论支持。

三、从吸引观众的视角着眼变换编排形式

电视新闻的编排不能理解为各条新闻的随意与组合,而要根据新闻的内容及其特点,按照宣传报道的意图,赋予它一种特殊而又全新的效应,达到1+1>2的目的。一是以观众最关心的重大事件作为重点,凸现版面的位置。在新闻报道中,所发头条可以是与人民群众社会息息相关的重大的生产生活事件、或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指导意义的新闻。例如《我县实现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我县今年又有300人纳入低保》、《农民喜得直补款》等。二是要以提要、标题吊观众“胃口”,达到“形象”抓人的目的。三是从导语入手,引导观众进入新闻的“形象”之中。四是寻找“关系场”,使新闻产生互助效应。这一点,许多编辑都有共识:各条新闻的合理搭配和巧妙排列,均能实现整体效益上超过单条新闻效果之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