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我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研究

袁强

(融安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广西融安545400)

【摘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高、感染率高、有强烈的传染性,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且结核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发生感染。尤其在我国,肺结核的患病人群较多,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有效的避免及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就我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日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241-01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发病速度快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近些年来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又有了一定回升的趋势。结核病的病死率很高,并且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对结核病的预防应该予以重视。本次研究对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进行综述,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我国医防合作策略

医防合作策略是顺应国家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形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将结核病病人的治疗交给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开展,逐步构建和完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包括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和非定点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合作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结核病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大多数的结核病患者在农村,结核病的疫情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尤为明显,而且青壮年的死亡率比较高,在治疗的过程中如不全程足量用药很容易产生高耐药性菌株,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生理负担。很多患者是在医院等医疗机构检查出患有结核病的,如果不及时上报结核病防治机构,就导致许多患者无法进入我国的结核病防治计划。一旦发现患者有结核病的类似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进行诊断,如果确诊为结核病,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并且治疗。

1.1肺结核疾病传播途径

对于结核病患者应该让其单独睡一个房间,并且对其吃饭用的碗筷、使用的杯子、被褥等单独准备一份,经常开窗通风,经常洗晒被褥。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其次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只有极少数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1.2加强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普及

通过社会各界进行宣传,普及结核的知识,增加每个人对于结核的预防的意识。结核的易感人群主要是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易感人群应该多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尽量远离结核患者。三者结合可以有效的对结核进行预防。

2.医防合作策略的多元化

经过对医防合作策略多年的调整和实施,我们已经将医防合作策略的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型,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对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对其进行多元化的治疗和管理。

2.1医防合作与肺结核疾病的临床控制

由综合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结防机构进行追踪,基层医疗机构要将发现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并对确诊患者进行服药督导,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对可疑症状者进行识别,对其进行痰涂片和胸部X线片的检查,涂片抗酸杆菌为阳性的患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是我们主要控制的对象。对于检查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尽量获得患者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除了本人的电话外最好再留一个家庭成员的电话,以便于日后进行随访和追踪。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可以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这样可以大量节省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病人所消耗的财力物力,这样病人可以享受到免费的结核病诊疗服务,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几率。

2.2防治机构在肺结核疾病临床防治中的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对疑似结核病人进行转诊时,告知病人可能患有结核病,如果转入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可以获得相关的减免政策,告知病人结核病是可以进行治愈的,避免患者消极悲观,对患者的其它疑问耐心进行解答。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交流的技巧,体现出对患者的耐心和关注,说明结核病防治机构在治疗水平和免费政策方面的优越性,提高转诊到位率。在这种模式下,结核病专科医院主要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工作,并将门诊治疗或出院后的结核病患者信息反馈给结防机构,由结核病防治机构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督导和管理,这种治疗模式可以方便群众就医,提高结核病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方便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管理,规范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降低结核病治疗过程当中的耐药率,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小结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不能对病人嫌弃,要从心理上支持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2]。在我国,结核病的患病人数较多,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一种传染病。随着近些年来我们对结核病的护理以及预防的重视,结核病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通过对结核病医防合作策略的实施,可以很好的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结核病医防合作策略,尤其是对经常流动的人口进行排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结核病医防合作策略实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凌波,刘军安,侯万里等.我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2):1231-1234.

[2]郑雅楠,张晨,辛秀梅等.结核病现状及其预防策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