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李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李响

李响

浠水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湖北黄冈438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道路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道路的级别越高人们对其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高。尤其在路面平顺方面.道路和桥梁相连的过渡地段是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同时也会影响整条道路的建设水平。因此,处理好道路和桥梁过渡地段的施工已经引起众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现状,探讨了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运行车辆急剧增加,给路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道路桥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中,路桥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路基和桥涵连接处常常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对道路行车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并且还要加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保障路面的安全通车。

一、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现状

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的施工质量问题,需要加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的研究。

1.路面大面积断裂或者破损问题。在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了收缩性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导致路面沥青的形成,带来放射性的裂缝问题。此外,在施工中过于重视路面的平整度问题而忽视了路基的压实处理,容易导致路面大面积断裂。如果路桥过渡段是软土地基,那么这一部分的路段承载力和抗剪力都会很低,在雨水天气下很容易导致路面的坍塌和下沉。最后,如果施工材料配比不合理、温度掌控不恰当,这样也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容易造成路面收缩和膨胀问题。致使路面底部负载分布不均带来的路面断裂或者破损。

2.桥头搭板和梁伸缩缝的连接水平较低。路桥的桥头填土和桥台沉降间不相吻合,导致桥头搭板和梁伸缩缝的连接水平较低,在其接口处存在着阶梯状缝隙结构,造成路桥过渡段的较大冲击力,给车辆的通行带来安全隐患,此外,不合理的使用回填材料,排水性和压实性不强来开展填充施工,都会造成过渡段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的沉降。

二、实例工程的应用概况进行分析

工程实例:该桥建于某城市城郊结合处一条河流上,全桥总1200m,其中正桥860m,桥宽22.5m,其中车行道宽18m,设4车道。因该桥梁与道路连接地带常常出现一些因路基以及桥涵不匀称下沉引起的台阶。假如道路或者桥头的位置较高,不均匀沉降有可能导致此处出现沉陷或者变形,路基也将出现下沉,此时路面会有开裂、积水等现象出现,这些路面问题将导致车辆在其上行驶中会有颠簸和振动以及跳车等现象出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1.做好过渡段路基路面排水工作

造成路基不稳定和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就是路面含水量的增加,为此,需要做好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通常而言,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排水都采用跌水、急流槽、截水沟和地表排水管等渠道来进行,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混凝土预制板块,浆砌片石加固沟渠,在台背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在原地基位置安置盲沟或泄水沟;对于横向盲沟,可以将泄水管拆除,运用渗透性好一些的材料进行地沟填筑,还可以在后台填方位置设置排水垫层。

2.搭板法

(1)桥头跳车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选择长度适宜的搭板,其长度的选择条件是:和路堤高度成正比,并参照路基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均匀沉降的具体数值搭建搭板的方式有三种:第一,选用搭板借助车辆的承载力逐渐平顺路面台阶,理论上这种方式没有问题,但施工工艺很难;第二,从满足实际需求出发,搭板一般选用长度在8cm以上的,与第一种相比其施工难度有所降低,同时又能完美实现刚柔过渡;第三,使用搭板在路面与桥梁间形成一个反向坡度。在设计时使搭板和桥台的高度保致一致,并使搭板稍高于路面标高,此时将出现反向坡:依据道路、桥梁的下沉程度来选择坡高,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道路表面的纵断面必须保持平顺,并据此设计沉降差以及反向坡高。

(2)竖向以及水平是搭板连接桥台锚固的两个方式。由于搭板在车辆的碾压下自由一端将会出现竖向位移的现象,选用水平方向的锚固将适应该受力,并对桥台受力产生益处,因此水平方向的锚固通常应用在搭板和桥台之间。关于枕梁的布置,有的工程人员提出将枕梁设置在搭板的尾部,不会影响搭板发挥其作用通过大量试验得知,在搭板尾部设置枕梁,将会影响对搭板底部弯拉应力的控制,枕梁将使搭板底部的弯拉应力整体变大1/3左右,若没有处理完善枕梁附近的搭板所在地方的地基,一旦部分下沉则会出现二次跳车现象。另外,为了改进搭板受力情况,在安装搭板前,应将路肩修筑完善。

3.过渡段路基路面开挖、填筑和压实作业

在过渡段路基路面进行开挖时,通常包括三种掘进方式,分别是纵向全宽、横向通道和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掘进方式。在路基填筑之前,需要清理所有的开挖后的路床,并且结合路基土层的土层特征,进行分层填筑和检测,从而保证路基土层的厚度和坚实度。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通常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和填筑作业交叉进行,确保压实均匀,对于路面土层含水量较大的地区,应该加大该区域的压实度,保证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对过渡段的路基加强维护

之所以需要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加强维护工作,是因为在进行路基修筑作业时,很容易导致原本土层的状态失衡,路基就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荷载压力,所以,为了防止路基地表水冲刷坡面造成岩土风化剥落,维持和环境的协调。应该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加强维护,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维护方法是石砌圬工防护法,其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路基破面采用不同的护坡方式,路堑边坡使用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路堤边坡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在路堑边坡中,对易风化破破裂的岩石边坡可使用高强塑料网格喷浆、喷射纤维混凝土和锚杆挂铁丝网等保护策略,不过由于石砌圬工防护坡和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成本较高,缺乏耐久性,没有被广泛的应用。

5.过渡段软基的处理方式

水泥搅拌桩加固就是会用水泥和石灰等固化剂,利用深层搅拌机,把粉体、浆液桩以及软土进行搅拌,通过物理、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高强度的复合型地基。水泥搅拌桩法可以用松散砂土以及粉土;地基加固施工中,最大的优点是在施工中给路堤带来的干扰很小,适合用于工程施工扩建。注浆技术就是通过钻孔机将注浆花管打到软土路基中,在压力下让浆液可以均匀的流进地层,最后就产生了钻孔当做轴心的状体。在桩体附近的土体中产生了像树根一样的网状复合体,具有极高的抗剪能力。动力排水固结就是通过强夯技术结合排水固结方法产生一种新型的加固方式,就在软土路基中设置排水体,然后在路基的表面进行砂垫层的铺设,在夯锤的作用荷载下,土体中就会形成孔隙水压力,土体中的水就会通过设置的排水体排除土体,加快土体固结的速度,起到加固的效果。

结束语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不容忽视,其关系着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并且因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交通危险事故和生命安全的也层出不穷,为此,应该对道路桥梁的建设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采用有效合理的施工技术提高路桥施工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加大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这样才能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道路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小马.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17):188.

[2]温显峰.刍议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85-86.

[3]鲍运财,杨金成.论路桥建设中过渡段的施工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与生活,2011(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