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问题探讨申延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人防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问题探讨申延玲

申延玲

延安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陕西延安716001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出现饱和,交通拥挤和堵塞的情况不断出现,绿化面积逐渐缩小,使得城市污染加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使得城市自救能力逐渐降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人防工程设计与开发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必然的途径。

关键词:人防工程设计;施工;地下空间

引言

任何类型的工程在设计与施工中都需要将质量作为核心,人防工程更是如此。现存于人防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越发显著,很多质量问题也容易被设计或施工方所忽视从而对人防工程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探寻出人防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并进行行之有效应对也十分必要。

1人防工程设计原则与特点

1.1人防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对其进行设计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文章进一步论述人防结构设计所应用的基本原则:①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进行知晓,设计的过程中按照此标准进行;②平时和战时结合,在五级或是六级的人防设计环节中,结构的顶板通常受战时条件的影响和控制,但侧墙和底板则是受到地下室结构形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注重对各个部位抗力的有效协调,防止因为设计控制标准的不同对结构局部的不利影响,丧失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

1.2人防工程设计特点

(1)平战双重。结合当前人防工程设计现状,以将平战双重作为结构设计的基础原则。顾名思义,平战双重是指:将人防工程日常使用、战争使用功能充分融合,从而起到优势双重发挥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人防工程日常以储藏室、商场和停车场的“角色”出现,而在战争阶段,其主要作用群众避难地。由此可知,人防工程平站双重的应用,不仅是对其作用与价值的深化,还可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总之,平站双重作为人防工程设计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组成设计。对于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工作而言,其构件关于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吸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而后者远高于前者。对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工程结构设计与调整时,应将构件弹性阶段吸收能力作为衡量指标,以此提升人防工程结构构件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年限。

2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2.1人防工程外墙配筋

对于人防工程外墙,一般按支承在内部横墙(柱子)与楼板上的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当内部无横隔墙时,按下端嵌固在基础底援、上端简支或嵌固在璜板的单向扳计算;有内横隔墙时,地下室外墙可按支承在内横墙、楼板(顶板)和基础上的双向板计算。人防地下室外墙平面外弯矩按一端嵌圊、一端弹性约束的单向板计算。即地下室外墙接受弯构件计算,这与外墙所受平面外水平荷载(爆炸等效静荷载、土压力、水压力等)的作用特点是一致的。这样计算得到的配筋是受力主筋,即竖向筋。对于单向板或双向板而言,受力主筋应布置于墙扳外侧,而非受力的水平分布筋布置于内侧。这与一般剪力墙分布筋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很多设计中外墙钢筋按一般剪力墙的排列方式布置,这将造成墙体的有效厚度减小。

2.2口部设计

关于人防工程出入口设计,应以工程规模、城市人口为基准,若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在1000m2以上时,则出入口数量最低为2个,其中某个出入口应直接与地面相接,但相连出入口距离应控制在15m以上且确保其方向各不相同;建筑面积低于1000m2,可设置2个出入口,以主、次功能进行划分,其中主出入口可直通地面,次出入口需与防护单元相连。另外,指挥工程出入口数量不受建筑面积限制,均应在2个以上并直通地面,同时保障其净宽和净高分别在2m、2.6m以上。

2.3防倒塌措施

城市地下空问结建式人防工程的开发,都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常常忽略人防工程的出人口防倒塌问题,多数出人口设置在建筑物倒塌范围之内,有的甚至没有采取防倒塌和堵塞措施,也没有进行战时防倒塌和堵塞的转换设计。这些对战时人防工程出人口构成了安全隐患,需要设计时合理布局出入口。

对于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5,6级的室外出入口,战时需设置防例塌棚架,而平时不便设置永久性防倒塌棚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预留埋件即可。当然这也需要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管理、监督,解决这些由于开发商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的问题,保证人防工程质量,提高其整体防护能力。

2.4门框墙上挡墙加强梁的设置位置

当防护密闭门上挡墙较长时,由于上挡墙上水平冲击波荷载传至下端的力较大,往往需在挡墙下端设置加强梁。需注意的是加强梁距上挡墙下边缘应预留250-300mm长度,以便内侧的密闭门或防护密闭门有足够的水平开启空间。而且加强梁纵筋应锚入门框两侧的竖向加强暗柱(或柱)内,以形成明确的洞口加强传力体系。

3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3.1梅花型拉结筋的布设

人防地下室的维护结构战时受冲击荷载较大,需要设置梅花型拉结筋以利于抗剪,同时方便施。施工人员由于缺乏人防工程专业规范要求的知识,将人防工程按照普通地下室进行施工操作,漏设人防顶板、底板的拉结筋。但是,当人防工程底板内力由平时荷载控制时,可不设置梅花型拉结筋,这点器耍设计人员注明。为避免此间题的发生,设计人员需在图纸交底时强调相关注意事项,监理单位也应重视施工前和施工中的监理。

3.2墙体施工缝止水钢板处拉结筋、箍筋的布置

由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一般墙体与框架柱,在距离底板、顶板500ram左右留设施工缝,而此处的结构受力(弯矩、剪力)通常较大,地下室的施工缝需按照构造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宽度范围内的拉结筋、箍筋时常被施工人员剪断,破坏了结构的安全性。结构设计按照受力分析,选择受力较小又便于施工的位置设藏工缝,必要时采取技术措施避免拉结筋、箍筋被裁断。

3.3墙体拆模后留有拉结模板的螺栓孔

施工单位为了增加模板工具的周期使用次数,在地下室墙体中使用带塑料套管的拉结螺栓,拆模后留下孔洞,严重影响人防地下室的防护性、密闭性以及防水性能,因此,设计图纸中应注明人防所有墙体施工时应采用带有止水环的拉结螺栓固定模板,而不应采用带塑料套管的拉结螺栓。施工单位在墙体施工拆模后应将带有止水环的螺栓切割断,再补孔抹平。

3.4确保振捣密实

近些年以来,很多施工方对此选择了无收缩的优质混凝土,对于膨胀剂应当进行掺入处理。确保振捣密实并且均匀,在此基础上做好养护与洒水处理。在必要的时候,针对整个振捣时间进行相应的延长,保持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施工方如果运用了隔断钢丝网的措施,那么还需做好密闭处理,针对分层浇筑有必要控制于特定的高度,以便于优化抗裂性。在实现初凝处理的前提下,还要涂抹混凝土的表层,避免后期形成更大的开裂。

3.5做好后期的养护

在完成浇筑以后,就要进入后期的养护操作,确保限制于12小时的养护时间,不能短于一个月的养护期限。具体在开展养护操作时,一般来讲都要借助塑料膜、麻袋或者草袋来完成覆盖处理,以此来维持后浇带的湿度与温度,避免出现更大的裂缝。某些情况下,未能达到1mm有1.2N的土体强度标准,则相关人员不可以随便去踩踏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符合特定的完整度。

结束语

在人防工程的建设与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构成其中的核心与关键。如果要致力于完善后浇带的各项施工措施,前提在于优化设计。目前的状态下,与后浇带施工密切相关的各项设计措施与设计手段都在逐步完善,与之相应的设计模式也表现为多样性。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来讲,作为设计人员要选择合适的设计流程。未来在实践中,人防工程涉及到的后浇带施工还将获得全方位的改进,在此前提下提升整个人防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人防工程设计与施工中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研究[J].居舍.2018(22).

[2]张晓琴.人防工程中常见问题及建设管理策略分析[J].居舍.2017(23).

[3]覃志晔.人防工程抗震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J].低碳世界.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