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应用

李丹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准备进行乳腺癌改良根除术的乳腺癌患者共86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低负压引流装置,观察组进行高负压引流装置。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引流量、皮瓣坏死率以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乳腺癌改良根除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引流量、皮瓣坏死率以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对降低乳腺癌改良根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减轻医护工作量。

【关键词】高负压引流;乳腺癌;改良根除术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highnegativepressuredrainagedeviceonbreastcancersurgerypatients.Methods:atotalof86breastcancerpatientswhowerepreparedforbreastcancerreformfromJanuary2017toJuly2017wereselected,andtherandomized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ereselected.Thecontrolgroupgavethetraditionallownegativepressuredrainagedevice,andtheobservationgroupcarriedouthighnegativepressuredrainagedevice.Theaveragelengthoftime,averagelengthofhospitalization,therateofleadflow,skinflapnecrosisrateandtheincidenceofsubcutaneouseffusionwereobserved.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withbreastcancermodifiederadicationarecompletedsmoothly,theobservationgroupofdecannulationtime,lengthofhospitalstay,thetotalflowrateandincidencerateofskinflapnecrosisandsubcutaneouseffusion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highnegativepressuredrainagedevicetoreducebreastcancermodifiederadicationhascertainpositiveroleintheoccurr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andcanimprovethelifequality,patientswithpostoperativerecoverytoreducehealthcarework.

Keywords:highnegativepressuredrainage,improvederadicationofbreastcancer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就目前而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1]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改良根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70以上%。皮下积液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几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放置引流是皮下积液的主要处理方法,不同的引流方式对积液时间的长短和出现的几率有着直接影响。本文就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准备进行乳腺癌改良根除术的乳腺癌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4.3±3.6)岁;TNM分期:Ⅰ期13例,Ⅱ21例,Ⅲ9例;肿瘤直径0.6~5.5cm。对照组:年龄36~58岁,平均年龄(44.8±3.2)岁;TNM分期:Ⅰ期12例,Ⅱ20例,Ⅲ11例;肿瘤直径0.5~6.0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43例患者给予传统负压引流装置,在胸骨旁和腋窝放置引流管,接手控式低负压引流球。

观察组:在切除乳房和清扫腋窝淋巴结后,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淋巴结清扫后,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装置的12G穿刺针,穿刺点在切口旁3cm处,引出引流管,起末端要远离大血管和神经,固定引流管后进行切口缝合。吸净手术创腔的气体和渗出液,接驳引流管和引流瓶,进行高负压持续引流。当随着引流液流入引流瓶内,引流瓶内的负压慢慢减少时,又可及时用50mL注射器抽吸自制负压瓶,促使引流瓶内的空气产生持续负压,使皮瓣紧贴胸壁不浮起,使皮瓣及早与胸壁吻合,利于皮瓣的生长,从而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促进了伤口的愈合。负压设置为98kPa。对于特别肥胖或者乳房体积大的患者可以在腋窝、胸骨旁分别放置一条引流管。术后覆盖敷料,不需进行加压包扎。

术后护理:①保持皮瓣血供:不需要胸带加压包扎,便于早期观察;②观察皮瓣颜色和创面愈合状况,如果皮瓣呈暗红,则提示血循环不良,可能发生坏死;③观察患者上肢远端血循环状况,如果出现手指发麻、皮肤发绀、不能扪及动脉搏动,则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④敷料覆盖期间,嘱患者不能自行松解,瘙痒时不能用手抓。

乳腺癌手术病人,手术后要注意引流管是否出现折叠、扭曲等现象,及时更正保证引流的通畅性。护理人员需要关注引流液的性质及颜色,按照引流瓶的负压指示进行操作。当术后1d-2d,要控制血性引流液的量,其颜色会逐渐变淡并变少。如果患者在这段时间,其血性引流液大幅增加,需要分析是否产生活动性出血,并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规范处理。

护理人员要告知手术后患者做上肢功能锻炼,并说明其锻炼的意义,获得患者的配合。具体内容规划如下,当术后1d-3d,要指导患者伸肢、屈腕活动;在术后4d-5d,要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活动;在术后6d-7d,要指导患者用患侧手触及同侧耳廓以及对侧肩;在术后8d-9d,要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运动;术后10d,要指导患者抬高患侧手指并活动。

乳腺癌手术病人,在应用高负压引流器之后,应在护理中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患者需要卧床休息3d-6d,因为手术过程进行全身麻醉,需要插管刺激,导致患者疼痛又不敢深呼吸,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由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并指导患者咳嗽的方式,及时咳痰,如果患者情况严重,需要给予雾化吸入。

1.3观察指标

术后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引流量、皮瓣坏死率、皮下积液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建组间对比使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乳腺癌改良根除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总引流量、皮瓣坏死率以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数据对比

3.讨论

高负压引流能够大大缩短创面清理期,及时引流分泌物,有效避免血肿和血清肿的形成,缩短切口愈合时间。高负压引流的特点有:①恒定的负压,利于形成内固定;保持切口平衡,降低对切口的冲击,促进切口愈合;②引流通畅、持久、彻底;③引流容量多;④利于降低感染发生;⑤避免术后胸壁加压包扎[2]。

高负压引流技术将利用组织内固定形式,促使患者组织间形成连续引流,从而起到扩张创面组织微循环以及,血液循环加快,胸壁与皮瓣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实现肉芽组织增长,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降低液体渗出几率。这种技术能够使皮瓣和胸壁紧密相连,缩短置管的时间,防止创面组织出现渗出等状况,有效控制渗出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加快病情恢复。所以高负压引流装置在手术中的应用,需要保证系统密闭,能够与外界隔离。这种装置在医疗器械注册,并经过了严格的消毒灭菌程序,减少术后感染几率。这种技术手段在术后无需对创口进行加压包扎,有效减少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乳腺癌改良根除术的切除范围广、创面大、皮瓣下会造成较大的潜在腔隙,难以避免创面渗血、渗液。因此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高负压引流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中,其压力最高的上限是70kpa,这种情况能够从物理学进行解释,引流瓶会随着引流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下降,没有恒定的负压保证,引流不一定通畅。而且病人在引流过程中还要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后3d-5d才能打开观察伤口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创口恢复较慢,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加压包扎的方法,还会造成皮瓣血液循环受阻,出现皮瓣坏死等现象。加压包扎后伤口压力来自四周且不固定,这样也加大了引流的难度,增加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所以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传统的低负压引流组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需要进行胸部加压包扎,但长时间的加压包扎,以及换药间隔长,往往会造成患者胸背部疼痛、呼吸不通畅、皮肤瘙痒,甚至影响患者睡眠[3]。观察组选用高负压引流装置,在临床实践中,高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极大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精神、饮食、睡眠状况,有助于术后功能锻炼的开展,更快加速患者病情的恢复,尖端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整体满意度。另外,高负压引流装置的普及还减轻了临床医护的工作量。

术后高负压引流期间要注意不需要倾到引流瓶内的引流液,倾到不正确会致使瓶内负压消失,该引流瓶报废。将引流瓶摆放在适宜的位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不要粗暴牵拉引流管。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引流量及引流分泌物颜色的变化,这样一旦发生术后创面大出血能够及时发现。

参考文献:

[1]马德奎,陆国芬,黄擎雄,等.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33(5):7-8.

[2]耿凤勇,王永辉,黎辉,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7):1058-1061.

[3]罗东林,姜燕,高博,等.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两种不同引流方法的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