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生肌散治疗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自拟生肌散治疗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体会

杨露

杨露(辽宁省盘锦市中医医院妇产科124000)

【摘要】目的:观察生肌散治疗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至2013年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共11例。其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3例发生排线反应,7例发生脂肪液化。对切口冲洗消毒,引流,并敷以生肌散。结果:经治疗后10例患者腹壁切口逐渐愈合,仅1例因感染而行二次清创缝合。结论:生肌散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避免二次清创缝合,减少患者痛苦及对清创缝合的恐惧,生肌散对促进切口愈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生肌散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69-02

当今社会,因各种因素所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手术的近期并发症可能出现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如:感染、脂肪液化、排线反应等。出现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可能需要二次清创缝合,患者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产妇心情,不利于产后的康复及母乳喂养,对母儿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二次缝合,使切口自然愈合。本文主要针对我院11例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发生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11例。1例出现在术后5日,切口出现化脓感染,3例因体质特殊出现在术后1个月左右排线反应,缝线由筋膜层排出,其余7例均发生脂肪液化。

历史记载生肌散方药多样,常用生肌散大多需要使用轻粉、弥陀僧、或丹黄等有毒药物,因剖宫产术后患者,处于哺乳期,使用有毒药物,可能损害母儿健康,因此应避免使用毒性药物。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方,总结筛选,自拟生肌散,方药组成:煅石膏,血竭,乳香,没药,白芷,紫草,煅龙骨,滑石。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煅石膏局部涂敷,可减少分泌物渗出,防止感染,促进愈合[1];乳香、没药配伍可有助改善切口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的活性[2]。上方各等分,研成细粉,混合后盛于密闭容器中,防止受潮。开裂的切口以碘伏溶液消毒,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置引流条于切口窦道中,开裂的切口处敷以生肌散,无菌纱布包裹切口。每日一次切口消毒,更换引流条及生肌散。1周后,切口明显收敛,窦道逐渐变小。隔日换药约2至3周,切口完全愈合,窦道闭合。其中1例因切口感染的患者,换药1周后,无明显效果,给予清创二次缝合。

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治愈,1例无效,有效率90%。

讨论:就目前来看,剖宫产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也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与手术效果。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临床表现有感染、脂肪液化、排线反应,大多数都伴有腹部切口处压痛或者腹痛。因现今手术室无菌技术的逐步完善,抗菌素的临床广泛应用,使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感染发生率极低。脂肪液化和排线反应属于个体差异,因体质特殊所致,因此术中及术后没有安全可靠的方法能避免发生脂肪液化及排线反应的发生。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会造成患者出现阴津不足、气血亏虚,瘀血内阻,虚热内生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由于阴液、气血不足,新血不归、瘀血内阻以及热扰新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的生肌难以收口,从而造成手术切口无法有效的愈合;所以,自拟生肌散对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治疗。

生肌散功能:解毒,生肌,敛疮长肉。用于疮疖久溃,肌肉不生,久不收口。方药组成:煅石膏,血竭,乳香,没药,白芷,紫草,煅龙骨,滑石。自拟方中煅石膏、滑石、白芷:解肌热;煅石膏,煅龙骨:善收涩;血竭,乳香,没药,紫草:活血解毒。

龙骨与石膏、滑石相伍,生肌敛疮之力倍增。血竭可祛瘀定痛、止血生肌;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与血竭相合,使血行流畅,则疼痛可止,血活肉长,则疮口可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肌散有镇痛止痒和温和的防腐作用。能扩张微动脉、微静脉管径,并显著增加微血管流速,为创面提供充足的氧和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创面组织细细胞代谢旺盛,增强局部的免疫功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利于上皮细胞爬行,为肉芽的快速生长和创面修复提供了条件[3]。

剖宫产手术患者人群有其特殊性,既是患者,又是产妇,需要哺乳,需要在临床治疗中考虑患者及婴儿健康。通过临床观察,生肌散在改善切口局部血液供应,促进切口愈合,止血消肿,抗炎方面,确有良效。能够应用生肌散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避免了二次清创缝合,而且不影响母乳喂养,对患者及新生儿身心健康均有利,因而此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亢志兰.略谈石膏之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06,21(5):16-17.

[2]蒋海峰,宿树兰,欧阳臻,等.乳香没药提取物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与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9):160.

[3]姚涌晖,姚昶.中医药改善创面微循环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09(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