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

孙久凤

孙久凤(大庆市第三医院16371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278-01

【摘要】目的讨论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一旦发生冲动,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

【关键词】躁狂发作护理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故称“三高症状”。

1.情感高涨或易激惹,常表现轻松、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情感反应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有的患者以易激惹为主,为些小事会大怒甚至冲动、毁物。

2.思维奔逸,联想加速,感到自己的说话跟不上思维速度。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可出现音联或意联。注意力不集中,常随境转移。表现自负,言谈多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感到自己聪明异常、能力无比、自我感觉良好。

3.患者活动增多,忙碌不停,爱管闲事,好抱不平,爱热闹,兴趣广泛但无定性。喜逗乐,主动与人交往,乐予助人但往往有始无终。行为轻率不顾后果,如有时狂购乱买,处事鲁莽欠深思熟虑,行为具有冒险性。

4.由于活动增多,可明显影响睡眠。体力消耗过多,饮食可明显增加,有的患者饮食无节,暴食或贪食。有时因无法正常饮水、进食和睡眠而消瘦明显,甚至可衰竭而死亡。躁狂症患者仪表常浓妆艳抹,尤喜色彩鲜明的服饰,性欲增强,自知力多丧失。

二、护理评估

1.评估主观资料

(1)躁狂的程度不同,可表现不同症状。

(2)个人史、既往史,如既往冲动行为的形式、程度和控制方法等。

2.评估客观资料如一般状况与外表、思维、情感和行为表现,如精神运动性兴奋。

3.评估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如病情和症状严重性,例如兴奋、情感高涨、易激惹、鲁莽行为等;各种基本需要的干扰因素,如躁狂发作导致暴食或不能集中精力进食或自理能力缺陷。

(2)情境因素:如威胁性情境;已经丧失和预感将要丧失重要成员;不能适应和预感环境改变。

三、护理诊断

有自伤的危险、有冲动的危险、有外走的危险、营养不足、失眠、焦虑、幻觉妄想、不合作、自知力不全或缺乏、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会功能障碍、应对功能障碍。

四、护理目标

学会控制和疏泄自己的高涨或焦虑心境,不发生因行为不当造成的躯体或物品损害。饮食和睡眠改善,穿着修饰得当,能自理个人卫生及衣食起居。能描述躁狂发作的有关因素,认识和分析自己鲁莽、激越行为是病态;能恰当表达自己的需要及欲望,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改善。

五、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提供安静的病室环境,教会患者2~3种应对失眠和早醒的方法。

(2)服务态度良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保证休息。

(3)引导鼓励患者按时料理个人卫生及参予收拾个人病室卫生。对患者异常的打扮和修饰给予婉转的指正,教会更好地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

(4)让患者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按时督促和协助患者进食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如果患者处于极度兴奋激越状态,可在数人协助或保护下耐心喂饭。选择适当的时机给患者讲解其饮食无节的原因和危害,引导患者自行控制过度活动,能自行正常进食饮水。

(5)引导患者参与他喜爱的活动,如简单的小手工操作、收拾病室卫生等,并配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既增强患者的自尊,又使患者过盛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

2.特殊护理

(1)躁狂行为的防范:

①引导患者遵守和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与检查制度。将冲动或易激惹的患者分开活动与居住。

②分析患者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求。注意对其品德和安全教育。

③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患者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对其打抱不平行为必须婉言谢绝。在日常沟通、治疗护理,需要与患者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

④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刺激,鼓励参加限制少、容易完成、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应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⑤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对有严重躁狂发作的患者应安置重病室,严加监护,班班交接,并有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

⑥在急性期医护人员有权查阅患者书信,目的在于防止患者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⑦遵医嘱给各种对症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2)一旦发生冲动,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当难以制止冲动时,可隔离或保护约束患者,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认真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

(3)在冲动后,做好冲动后心理护理,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患者安静合作解除隔离或约束时,依然要解释进行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对于受冲动损害的患者应立即妥善处理。

3.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选择适当时机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态,从主观上能够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随着病情的好转,教会患者克服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掌握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