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及滥用抗生素的

/ 1

浅谈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及滥用抗生素的

项军莉

项军莉(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46)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125-01

【关键词】抗生素治疗应用危害

抗菌药物系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菌素及磺胺类、硝咪唑类、硝呋喃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或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制成的制品,如菌苗、疫苗、抗毒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等。滥用抗生素在目前是普遍现象,而且比较严重,其结果不仅能引起不良反应,还可以产生严重的药源性疾病,如滥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成了无数聋儿。最危险的是产生耐药菌株。目前来说,抗生素的研制的速度还难于赶上耐药菌产生的速度。因此,任其发展下去,许多严重感染将无药可治。另外,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结果,将造成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甚至导致真菌大量繁衍,任其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三方面: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选用的品种及制定的给药方案是否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严重危害。

1临床应用抗生素原则

抗生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有效.对支原体、农原体、立克次反体、放线菌、真菌引起的感染有效。治疗前最好了解感染源的性质和药物的敏感性。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彻底改变了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以临床诊断、实验诊断、病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因素等为依据。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轻易应用抗生素,因应用后可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和病源菌不易被查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治。联合用药要有严格适应症,抗生素尽可能只用一种,而且是窄谱的,仅在少数情况下才可需联合应用:病源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绿脓杆菌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等;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尿路感染等;感染部位抗生素不易渗入,如细菌性脑膜炎。联合应用抗生素以期达到协同作用,延迟药性的发生。减低有效抗生素的毒性.和有效抗生素灭活。如内酰胺类和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联合,可产生协同作用。合理应用抗生素必须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当的药物,采用适宜的制剂和疗程,以求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及控制感染,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产生。

2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对于临床疾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滥用也最严重,下仅造成浪费也引起了许多药源性危害。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族,维持着人体内的生态平衡。若长时间滥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或杀死正常菌群,引起菌群失调,致使有害菌群大量繁殖,会加重病情或产生新的病变。滥用抗生素会带来严重危害。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等;氯霉素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8岁以下的儿童(包括新生儿)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不但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而且会引起牙齿变黄,并造成牙釉质发育不良;新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耳聋等。所以婴幼儿和儿童万万不可一生病就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大大地增加了抗生素与细菌的接触机会和时间,可恢复一些细菌逐渐产生抵抗力,一旦真正出现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就不得不加大剂量才会奏效,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疗效每况愈下。过敏反应是因为人体内特别敏感而发生的异常反应。有的人服用或注射某种抗生素会使细胞释放出组织胺,5-羟色胺等活动物质。这些活动物质有毒副作用,严重的会引起血管突然扩张,血压下降,出冷汗,四肢发凉,口唇变紫,心跳加快,尿量减少等过敏性休克症状。大部分抗生素部可引起过敏反应,使用时间越长,出现过敏反应的机会就越多。

参考文献

[1]孙军.再谈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中级医刊,1995,4:30.

[2]李家泰.临床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