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生产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设备生产技术研究

吴启全

(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获得了突飞猛进式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量不断增加,现代化建筑对电力设施的配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建设的重点是不断完善与升级电力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技术朝着节能、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提升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稳定,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笔者结合工作经验针对当前电力生产技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相应探讨,以期为其他工作者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力设备;生产技术;对策

引言

21世纪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各项资源及能源消耗量也不断上涨,特别是当前我国电力能源愈加紧张。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支柱性产业,电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物品。当前为有效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率,电力企业不断应用新兴的电子产品,使其加入到配电系统中,这些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解决电能质量控制提供了全新科技方法。笔者将针对当前电力工业存在的问题展开相应探讨,并对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交流输电技术、城市供电技术等电力技术进行介绍。

1.当前电力工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1电力供给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但是由于经济及工业发展过于快速,导致中国电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滞后于消费者需求。并且当前电力工业行业缺乏科学性规划,很多电网仍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监控体系,导致电力企业往往入不敷出。由于缺乏完善的监控管理及数据管理,很多消费者出现偷电漏电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收入,也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电力供需矛盾更加难以解决。因此,电力企业除了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之外,居民用电采用阶梯电价机制,工业生用电可以选择基本电价或根据业主实际用电需求“按需要量”电价方式,这些多元化的电价,优化了电价营商环环境,充分发挥好国家宏观调控及地方微观调控作用。

1.2电力结构不合理

电力结构不合理也是当前电工行业存在的巨大问题,电力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火电装机仍然占全国装机总量的大部分,而水电装机建设规模则相对较小,核电装机与前两者相比,则仅占比例的2%左右,这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整。除了电力结构不合理之外,我国电网建设地区发展也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地区电力系统供电较为可靠,并且具有较高的电力服务质量。然而在西部贫困地区,很多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当地发展需要。因此,在未来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电、太阳能小电源并网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各个地区之间的电力需求,促使我国电网建设能够进一步覆盖全国。

1.3能源回报率较低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存在总资产回报率低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导致我国电力工业存在高投入、低效率的弊端,并且近些年石油数量逐渐由出口变为进口,煤炭仍然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主要能源,但是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能耗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来说具有较大差距,大约是世界水平的两倍。另外,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提倡新能源,如何处理好清洁能源与发电规划之间的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在未来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能源效率,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提倡人员使用电力清洁产品,加快煤炭的清洁利用,推动电力工业行业朝着清洁健康方向发展。

2.电力生产技术现状

2.1交流输电技术

交流输电技术其应用范围较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其最早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其大功率高压开关由大功率电子器件组成,通过智能化调节交流电参数、电压、功率等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调节。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基本全部采用了柔性交流电输电技术,电子器按照安装位置不同分为了发电、输电及供电三种类型,从而有效保证了交流变电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也充分提高了供电系统运行效率。

2.2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作为我国电力技术领域最为先进的发展技术,是指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具有巨大优势。首先,燃料发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率,一般可以达到80%左右,高温燃料电池联合循环效率甚至可以达到85%。第二,燃料电池在调峰工作中显示出了其优异性,可以较为快速的观察电力系统负荷变化。第三,燃料电池更加具有环保性,由于它并未像传统燃煤技术一样会释放大量雾气,也不会大量浪费水资源,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3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供电质量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若电能质量较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及电力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一些电力企业逐步引用先进技术例如变频调速驱动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ABB开发的ABBAbility为从设备、边缘计算到云服务的跨行业、一体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全新升级的EcoStruxure电网架构将在助力用户保证供配电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电网灵活性、智能性,实现用户运维精益化。这些技术在中国目前不断在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上进行交流融合,以期能够开发更多的电力功能,很多发电站已经实现了智能发电,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中的输电效率,降低了电力系统中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使得用户电力技术逐步走向广大群众。

2.4城市供电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用电需求及供电负荷密度在不断增加,若城市用电一旦发生问题,将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电力生产技术应该更加注重城市供电技术研究与发展,例如将高压直流配电技术进一步应用到高负荷电网中,并为其配备完善的人员及技术,从而进一步满足我国城市居民的电力需求,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3.电力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朝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及电工企业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自动化成为了电力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例如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开始设立信息系统,并大力研发软件,逐步引入仪表自动化系统。在更加开放系统的数据库背景下,大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也逐渐成熟,为电力数据分析及工作人员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电力企业也愈发重视数据安全管理,为了保护自动化系统以及大数据系统逐步引入了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3.2水力发电资源价值日益显现

目前有一些大型发电公司拥有了大江大河的开发权,水电发展速度不断增加,水力发电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相结合,一次投入之后,后期投入将比较低,整个水电企业在未来会收获较大的边际效益。

3.3朝向清洁化能源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到2017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比38.7%,这也反映出了煤电发电量比重较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应用新能源发电,减少煤炭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也需要向广大人民宣传清洁能源的优点,各个地区依靠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地展开清洁发电。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发电方式,随着太阳能发电设备不断完善,未来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太阳转化率。

3.4农村偏远山区发展

根据住户分布情况,对原转供村以及供电距离较短、住户集中的自然村安排电网延伸项目,对居民分散、地处偏远、用电负荷很小的住户采用光伏发电方式解决用电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国内电力工业存在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不合理、高消耗等问题,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它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意识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共同研究克服,针对交流输电技术、城市供电技术、燃煤电池发电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其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水平,并积极建立电价机制,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杰华.电气设备实施状态维修决策方法的探讨[J/OL].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04):118-119[2019-05-24].https://doi.org/10.16525/j.cnki.14-1362/n.2019.04.50.

[2]刁国宁.关于电力设备的检修维修管理制度问题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4):185.

[3]张东冉,杨志显.电力设备检修及运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9(14):166.

作者简介:

吴启全(1983-),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人,本科,工程师,职位:技术总工,主要从事10kV及以下高低压成套电气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