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儿科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措施分析

邹天志

乳山市银滩医院邹天志

关键词:儿科中药制剂;合理用药;管理;应对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儿童实施药房儿科中药制剂管控方案,对照组的儿童未施行药房儿科中药制剂管控方案。到药房取药或咨询药品合理使用的患者150例;男78例,女72例,年龄2~17岁,平均年龄(11.95±4.35)岁。对比两个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提高医师的中医理论水平

中医治疗疾病的灵魂是辨证施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制成的中药,使用时也应遵循辨证原则。药房医师在使用中药时必须要辨证,以防出现“热证”用热药,“寒证”用寒药等现象。药房医师要将“辨证施治”的观念始终贯穿于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房医师要不断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必要的辨证,真正做到“辨证论治”;要学习中医的相关诊疗手段,了解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注意因个体和环境等因素导致的疗效差异,正确合理的使用中成药。医院可考虑对药房医师进行中医理论和中成药组方规律等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中成药的药味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及配伍禁忌。

1.2.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

药品说明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配药品以及患者使用药品的重要依据。而医师应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及疗程开具中成药处方,不能随意加大或改变给药方式。在开具中药的处方时,医师应严格核对有效成分,避免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和配伍禁忌。

1.2.3实行中、西药分开管理

完善药品管理体系,实行中、西药分开管理,应设立专门的中药药房与中药药房医师。加强处方监督管理,对开具大处方、用药不合理等现象加大惩罚力度;利用信息系统在中医医师开具处方时显示中成药的组成、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中药间的配伍,以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普及中药制剂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转变“中药无毒副作用”思想认识,对中药制剂的正确使用形成新认识,最终提高合理用药的安全意识。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内的患者使用儿科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者12例,约占0.22%;对照组内的患者使用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者23例,约占0.4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25,P=0.0057);其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服药后时间及给药途径,见表1

表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2中药制剂、临床反应以及药房管理措施

相关知识考核比较观察组药房工作人员儿科中药制剂、临床反应以及药房管理措施相关知识考核成绩为(93.12±3.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8±5.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35,P=0.0000)。

2.3医护患三方对药房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护患三方对于药房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3.88%、92.31%、94.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79.59%、80.00%、84.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的中药饮片是提高中医儿科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饮片处方的配伍与药量科学、准确使用情况,则直接影响到儿科患者的用药是否满足疾病治疗需要的关键。由于某些中药的药性、结构组成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因此,中药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配伍不科学、用量超标等现象。为此,就十分有必要做好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审查,从而提高儿科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中医认为,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童,其“脏腑娇嫩,气不足,生机勃勃,发育快”,体质虚弱,身体再生组织修复快,但是疾病也容易反复。故,因为儿童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与成人有显著差异,以及对于自身的疾病不能详细准确传达,同时,对中药药品的依从性及认知度也明显低于成年人。因此,临床中医医师在对中药制剂临床适应症充分掌握的同时也要坚持辨证论治,进一步分清疾病的阴阳虚实从而对中药制剂合理应用。在中药制剂联合使用的情况下,临床医师需遵循药物作用的互补、减毒、增效机制,若中药制剂的功能相似便不给予叠加用药,否则视为重复用药。

鉴于此,临床医师首先应详细掌握中药制剂的组成及功效,同时在用药前还需分析中药制剂适应症和功效是否相同,以此降低重复给药率。大多数临床医师需要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培训,从中详细了解中药制剂的药物配伍、药性及毒副作用,倘若觉得中药制剂在治疗中只是一个辅助,极大可能出现用法用量不适宜情况。因此,全方面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儿科中药制剂合理化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在就诊患者中树立良好口碑,有利于医院形象建设,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4结语:儿科药物应用中存在不合理处方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对儿科中药制剂合理应用制度的完善,依据患儿临床特征进行用药,充分了解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等是保证中药制剂使用安全的有效手段,以保证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中厚.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与合理应用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15(02):10-11.

[2]余坤矫.儿童用药制剂现状及剂型设计[J].上海医药,2017,38(15):91-94.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