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尉彦龙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制造安装分局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由于水利工程是投资巨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工程寿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意义重大。金属结构制作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项目,签于此,本文主要从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造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来讨论提高水利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制造;质量保证

前言

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今后将有更多的水利水电工程出现,有大型的、超大型的,不但相应的金属结构数量有很大增长,对质量的要求也高。但由于生产厂家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一些工厂技术力量薄弱,缺少合格焊工,设备和检测手段不健全,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水工金属结构质量不好,直接影响水利水电枢纽或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可靠运行,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成为金属结构制造的头等大事。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1强化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1.1强化完善制作方案的科学编制

工程承揽后,首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先进工艺、技术管理为依托,建立施工项目文件和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关注存在的制作难点、经济效益、技术参数等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达到在制作过程中对质量有效的监管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的要求,严格执行工程的合同条款,科学地编制制作方案,以保证制作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全面实现合同目标。

1.2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材料是构成金属结构制作的基础,所以必须严格材料的质量管理。没有高质量的材料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制作质量效果。首先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安排检查验收人员对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及厂家批号认真检查核对,看其是否符合材料计划中的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制作环节,危及工程质量。

1.3加强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金属结构制作必须具备的工具,它能够完成许多人工无法处理的施工问题,制作中合理选择设备,是机械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投入的设备进行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转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每位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其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还要定期对设备维修。每天操作任务完成后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清理,达到一定周期对设备加以全面维护调整,使设备的使用时间更长。

1.4重视人的管理,加强团队合作

在明确了质量目标和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后,人就是决定工程优劣成败的关键。对操作人员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具体的使用性能,操作标准等。只有严明的组织纪律,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使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尽可能地发出最大的潜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制作任务。

2水工金属结构系统控制

2.1材料质量控制体系

材料质量控制体系有材料订货、材料验收、材料保管发放和材料代用等若干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对每个控制环节和控制点明确其责任者,材料责任工程师对水工金属结构材料质量控制负责,属于工艺工作范畴的产品的备料计划和材料代用有工艺员提出考则,工艺员和工艺责任工程师对照,要看炉号、批号是否一致,物证不符合有疑问者要申办复检,材料上的标记或字码必须清楚,下料前要确认是否有误,焊材管理主要是检验焊材一级库和二级库,按照焊材管理制度的规定和分工,任何部门不得向焊材一级库领料,一级库凭工作票、保温筒和焊条头发放焊条,保证为烘干焊材不用到产品上。

2.2焊接、气割和刨边质量控制体系

焊接是金属结构安全使用的保障环节,必须切实保证焊缝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气割刨边和坡口加工也应加以严格刨制,本系统对焊工技术培训与资格审查,正确选择焊材、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编制及审核、焊接工艺监督、焊缝返修、焊接信息反馈、气割刨边工艺监督等8个控制环节19个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明确责任者,焊接责任工程师对全厂水工金属结构的焊接质量控制负责。焊缝两次或超次返修要按规定经过质保总工程师批准,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和加强实验室的工作,尚不具备条件者也应有专职焊接技术人员才能接手此项工作。

2.3检验质量控制系统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以预防为主和严格把关相结合的原则,本系统有检验技术工作,制造质量信息反馈,表明防腐和包装等7个控制环节,26个控制点,15个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责任者要执行和贯彻各项检验制度和管理制度,检验责任工程师对本系统的质量控制负责。

2.4检测质量控制系统

检测技术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工作,企业要具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措施,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合格检测人员,本系统有检测质量控制、焊缝探伤、理化、金相检验和计量等4个控制环节,20个控制点,理化责任工程师或责任负责人,计量责任工程师、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等分别对各个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的质量控制负责。

2.5设备质量控制系统

2.5.1产品规划阶段

主要工作任务有产品发展、规划、技术发展规划、产品质量升级规划、市场调查、国内外科技动态、职工培训、标准、材料、工具、设备信息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将为工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订货合同的签词是本阶段工作的结束,也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开始,规划包括内容较多,可按企业实际情况取舍。

2.5.2产品准备阶段

产品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也是解决好产品本身问题的关键,主要工作内容有:

(1)工作性审图、编制工艺文件、制定焊接工艺、非标工装设计与验证、检验技术准备、技术交底等。

(2)编制生产计划,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原材料供应、劳动调配、安装制造、设备维修、动力供应、合理安排全方面的比例关系。

(3)原材料的验收及复检、材料标记确认、质保书、合格证归档、材料代用处理等。

2.5.3产品制造阶段

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能稳定的生存合格产品的生产系统,在每个环节上做好和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组织好质检工作,把好质量关,做好焊接试验及探伤、理化检验,加强对焊接返修机不及格的处理,做好产品质量管理的协调、控制和监督,搞好文明生产和生存服务工作。

2.5.4产品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阶段是该质量管理的最终阶段,产品在厂内的直接制造活动已完结,并为用户提供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检验记录竣工图等文件资料。同时也可以说销售阶段是质量管理的起点或质量管理的继续,因为建立质保体系加强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本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生产质量好、成本低、用户满意的产品。产品出厂后,要继续为用户服务,处理好出厂产品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来着用户的质量信息反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工程的根本。产品的生产过程应在制作前、制作中、制作后等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层层把住质量控制关,保证产品制作质量达到标准,争创优质。

参考文献:

[1]成卫东.水工金属结构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120-122.

[2]杨义茂.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大江周刊:论坛,2012(9):141-142.

[3]宋燕萍.浅论水工金属结构的质量保证措施[J].浙江水利科技,2015(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