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浅谈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郑绪

(国网河南西平县供电公司河南西平463900)

摘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供电企业坚持“强基固本、规范提升”的工作思路,推行营销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和基础管理,营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电网、工作

一、存在问题

1、农电营销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多数单位的农电营销人员业务素质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亟待通过专项培训来提高。

2、计量装置管理有待强化。部分供电所计量装置安装不规范,电能表差错率高;农村客户电子表、接户线材料配送不到位,影响农村供电所的户表改造,增加电网电能的损耗。

3、对农电营销工作重视不够。各级农电管理部门,特别是农村供电所,没有专职营销人员,从而使这一重要工作缺少牵头人,有些工作落实不了。

4、供电所人员和农村电工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业务学习不够,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激励机制不健全,挖潜增销缺少动力;观念比较陈旧,很难适应新的形势;业务上知识贫乏,不少人对用电营销的政策规定不甚了解,有些窗口人员业务不精,直接影响到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

5、农电营销方面漏洞多、损失大。尤其在农村电力市场开拓、定比定量确定、客户表计管理和分类电价执行等重点环节上,效益流失比较普遍。

6、电费回收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是由于收费人员收费不力和责任心不强,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二是用户资金周转困难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三是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四是“五小”企业及一些私营企业,由于政策性的调控、政府强制关停或出现突发事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五是法律的漏洞及用户交费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供电企业对欠费达一个月零七天的客户,才能依法停电催费”,如果大量用户都拖欠电费一个月零七天,将给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二、采取对策

1、为提高农电营销工作管理水平,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强化管理,严格考核,要象重视农电安全管理一样配备农电营销专职管理员;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强化基层营销指导工作,工作中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2、完善制度建设,保证农电营销工作正常化。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可行的营销管理办法,使农电营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同时农电管理部门和供电所要明确营销责任人,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不同周期,分级建立农电营销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农电营销管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开展营销活动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明确工作重点,努力开拓农村电力营销市场。大力宣传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要求农电职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机遇;着力抓好新的电源点的培育与发掘,广泛宣传电能和其它替代能源的比较优势,确保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指标的完成。

4、注重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农电营销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相关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不仅和服务质量密切相关,也对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搞好培训工作。

5、严格规范营销管理,千方百计挖潜增效。切实搞好农电稽查,诸如:定比电量的合理确定和滚动修改、各种电价的准确分类、电能计量装置的规范管理、以及机械表的淘汰与更换,特别是临时用电审批和收费等。

6、加强电费回收管理。一是加大电费回收考核力度,严格落实《电费回收考核办法》,确保电费回收。二是采用技术手段,确保电费回收,积极推广IC卡装置,对新增、新装用户、老户启用、交费不积极的用户推行预付费装置,避免用户发生欠费,从而降低电费回收风险。三是运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的武器对恶意的欠费用户进行催收,确保电费回收。四是建立电费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电费按时回收。针对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采取预收电费的办法防止用户欠费。五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电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电费回收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不断加速,对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针对问题定措施,围绕困难想办法,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为客户提供优质电能和优质服务,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