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主动脉瓣置换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方超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拔管时间为28.8±14.2h,ICU停留时间为2.5±1.5天,术后住院时间为30±5.5天,其中53例治愈出院,死亡2例。结论:临床麻醉维持患者的心脏瓣膜置换术适度应激状态,降低炎性反应,术后早期恢复并拔管。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29-01

主动脉瓣狭窄使左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增加,左室必须通过加强收缩或延长射血时间才能使心输出量维持正常[1]。长期左室负荷过大,可导致左室向心性肥厚,室壁僵硬,舒张能力减弱,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同时伴有左房压升高和肺淤血等改变。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55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龄37~72岁,平均46±3.5岁。左室6.5±2.6cm,心功能2~3级46例,4级9例。体重35~58kg,平均42±5.5kg。所有手术均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进行。

1.2方法

1.2.1术前用药一般予以吗啡0.05~0.1mg/kg、东莨菪碱0.2~0.3mg,以少量、不抑制呼吸循环为宜。

1.2.2麻醉诱导和插管危重患者诱导前应备好,西地兰0.4mg/20ml,2%利多卡因10ml,异丙肾上腺素0.01mg/ml共5ml,多巴胺1mg/ml共20ml等急救药品,推荐采用静脉诱导,咪达唑仑0.15~0.2mg/kg,芬太尼5~15μg/kg和泮库溴铵0.08~0.1mg/kg或阿曲库铵0.3~0.6mg/kg或维库溴铵0.07~0.15mg/kg。机械通气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一般呼吸频率10次/min,潮气量10ml/kg,保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4.6~6kPa。

1.2.3麻醉维持和管理麻醉应尽量避免引起心动过速,但又要防止心动过缓。由于这类患者术前已用了洋地黄制剂,Ca2+通道阻滞药及β受体阻滞药,如过多采用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可造成严重的心动过缓,甚至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停搏[2]。因此应注意药物的搭配心排血量低的患者应少用或不用吸入麻醉药,因其可抑制心肌而进一步降低心排血量。输液常用乳酸林格液,体外循环前一般不输血,心功能差的患者输液不宜快,以免加重前负荷,一般以2~4ml/(kg?h)。体外循环运转中,根据患者的血细胞比容维持在20%~50%,确定是否输血或血浆等。停机后根据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将机器内血液回输,还可从静脉输入血小板或血浆或全血。

1.2.4心脏复跳后处理停机前准备好硝普钠、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用输液泵调节,以支持和维持循环功能,硝普钠按0.5~2μg/(kg?min)速度,多巴胺按1~10μg/(kg?min)速度输入。若心动过缓或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单次静注阿托品0.5mg,或异丙肾上素5μg/次或者说~4μg/(kg?min)静滴。如心室率仍慢,应及早安装起搏器。瓣膜疾病因术前口服利尿药或转流中使用速尿,一般转流中、转流后尿量较多,应及时查血清钾浓度,根据尿量补钾,每排出100ml尿静脉中滴入105氯化钾1.5ml。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PB中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后自动复跳40例,电除颤复律15例;所有患者均顺利脱机,23例带临时起搏器送入ICU,术后IABP辅助3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2例,偶发或频发室性早搏10例,麻醉诱导时舒张压下降至30mg以下4例,均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好转。55例患者拔管时间为28.8±14.2h,ICU停留时间为2.5±1.5天,术后住院时间为30±5.5天,其中53例治愈出院,死亡2例,因术后突发室颤抢救失败,与麻醉无关。

3.讨论

麻醉管理中维持窦性心律、维持充足的血容量、避免心动过速。主动脉瓣狭窄左室顺应性下降,左房收缩泵入左室的血流占左室容量负荷的40%,故维持窦性心律对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至关重要。前负荷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是保证一定心排血量的前提,所以应综合临床观察予以患者充足的容量,同时慎用硝酸甘油类扩血管减少容量负荷的药物[3]。与二尖瓣狭窄一样,瓣膜狭窄的病人心率慢,有利于血流通过瓣膜,但心率过慢可导致心排血量的进一步下降,故应把心率维持在60次/min左右。围术期应保护心肌收缩力,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但亦不提倡过分强心,尤其在建立体外循环前,因左室流出道受阻,心肌收缩力的过分增强可致室颤。左室射血的后负荷主要来源于狭窄的主动脉瓣,所以使用扩血管药降低后负荷没有意义,相反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来提高冠脉灌注压,防止严重低血压引起的猝死。建立体外循环前,应避免一切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备好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压,一定要避免转流前发生室颤,因为一旦发生室颤很难复苏。转流应注意心脏停搏液的充分灌注,以防“石头心”的发生。转流后由于主动脉瓣狭窄解除,后负荷降低,如瓣膜置换良好,则循环功能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1]纪宏文,杨静,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1):54-56.

[2]单希胜,马彩艳,等.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5):636-638.

[3]彭星星,王海永.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34(22):3517-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