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有效性管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中专语文教学有效性管窥

杨静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

〔关键词〕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1提高教师的素质

1.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个安于现状,无暇给自己学习机会的人,是对完善自我的摒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正是教师提高思想素质的表现。

教师需要提高,需要学习,需要加快专业化进程,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因此,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参加职后培训、院校研修和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以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在校本研修中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2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接纳学生和爱学生。

1.2.1了解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块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可见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了解他们,去感知他们,真正地去爱他们。这种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有基础的爱。一要有与学生平等的良好心态,二要有尊重学生的根本理念。

1.2.2接纳学生。要接纳学生,先要理解学生。有一些教师经常抱怨:“真不知道这些学生心里想什么,要什么。该做的我也都做了,可为什么跟没说没做过一样!”可见,有了爱生之心,不一定有生爱之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不仅要了解他、尊重他,还要接纳他们,而要接纳他们的前提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如何去接纳学生呢?

首先,教师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保证了双方的平等,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不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可能会产生如下的消极后果:从学生方面说,第一,学生会认为老师不了解自己,也无法理解自己,向老师敞开心扉的欲望会很快消失或终止。第二,学生会认为老师并不关心自己,随之感到失望、沮丧,没有心思再与老师沟通。从教师方面说,第一,教师不能真正地接纳学生,很容易对学生提出无益或无效的指责或批评,结果让学生反感或受到伤害,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第二,教师不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也就无法对学生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帮助。教师的回应对学生的需要来说,不是正想要的,因此它也就削弱了教育效果。当然,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不等于教师永远放弃自己的立场、观点、信念和参照标准,也不等于认同对方的行为、信念、看法和想法。

其次,教师要接纳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出身、性别、智力、相貌、年龄、个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同等对待,接纳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只有用心,才能发现。因此,老师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尊重并体谅他们;同时,对于学生身上发生的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予以宽容和指导。

2语文课堂教学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1实行开放式、多渠道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使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到大自然中学习,到社会实践中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主动创造条件,实行开放式的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对学校周边的社区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或知识咨询等,使学生经过切身体验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印证课本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许多中专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反映,几天、十几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增长的见识,在课堂上和书本里是难以找到的,往往比在学校一个学期受的教育收获还大,印象还深。可见,社会实践对于中专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它在尊重中专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实施现实教育,真正贯彻了主体性原则。

2.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中小学教师目前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有机结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把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获得和谐的发展;同时,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总而言之,中专文化课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语文课讲活讲好,使学生愿学、喜欢学,学有成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现代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