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行政管理人才助力医院发展提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重视行政管理人才助力医院发展提速

牛玉森

牛玉森(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副院长733000)

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管理体系远优于精湛的医疗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医院必须加强自身管理,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行政管理作为医院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医疗管理之外的全部内容,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行政管理是确保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学运行的关键。行政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培养作风过硬的队伍,保证医护人员工作作风、劳动纪律、仪表形象、精神面貌都需要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做后盾。因此,医院行政管理虽然是个软指标,但抓好行政管理却是一个硬道理。作为加强医院管理的首要因素和必备因素之一,行政管理人才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努力提高管理综合素质,提升医院管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疗,方能为医疗中心工作顺利展开提供强力保障。

一、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瓶颈”

医院行政管理人才是加强医院全方位管理,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关键。特别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多的今天,医院行政管理人才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因此,培养造就一支即精通本职业务,又熟运现代医院管理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是目前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行政管理人才的来源

作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基本是政府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主要来源分三种类型:一是“竞争型”行政人才。通过一些空缺中层管理岗位的全员、大范围竞争上岗,从不同岗位领域凸显出一批管理人才,充实医院管理队伍。这些同志综合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实践经验充足、组织纪律性强、思想作风过硬。但由于管理不同于做业务,方式方法、工作对象都要做大的调整和转化,需要一段适应期。二是“转岗型”行政人才,主要是临床医技部门的医师、护士转岗到行政管理部门。他们除了有学历、有职称,还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在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其特长,一专多能。但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医院管理知识培训,缺乏现代化管理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投入的管理精力不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传统式、经验式管理居多,需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三是“学院型”行政人才,主要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分配或招考直接走上行政管理岗位的同志。这些同志年纪轻、学历高,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比较快,但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缺乏,从学校到医院工作,身份角色、工作任务、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必须积极去适应新环境,尽快掌握管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成为医院现代管理型的行政管理者。以上三种类型中,第一种类型人员相对偏少,基本属于中层管理者,不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他们只能掌控某个部门或区域的局部管理,这就造成了行政管理上强弱不一。第二种类型人员相对偏多,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不科学、不规范的根源。第三种类型人员是近几年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这些问题如果从根本上得不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就会成为制约医院未来科学发展的“瓶颈”。

(二)行政管理人才现存的问题

1.收入上的不均衡,导致行政管理人才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现行的薪酬分配体制使行政管理人才工资和奖金收入一般都低于同级的临床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中,行政管理人才职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行政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他们的工作难以做到高效率、快节奏、强能力。

2.缺乏相应激励机制,使行政人员出路不宽。医院行政工作具有事务多、责任重、政策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才必须懂政策、讲方法、会协调,能力强,才能保证工作质量不打折扣。但是,由于没有硬性的考核标准,行政管理人才奖金无法和工作业绩、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相挂钩,孰优孰劣无法衡量,时间一长,想干实事的行政人才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就会心生抱怨,继而消极怠工。而工作能力一般的人则可浑水摸鱼,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应付就行,对自己没有高的要求,不思进取。长此以往,没有根本性激励政策,就无法培养过硬的工作队伍。

3.管理培训不一而足,管理人才培养得不到根本性重视。由于行政管理人才中大部分不是正规医院管理专业毕业或未经过医院管理学习和培训,管理知识贫乏,缺乏创新意识和现代化医院管理能力。

二、重视行政管理人才,提升综合素质,助力医院发展提速

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使医院在运营管理、服务理念、竞争模式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何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作为医院领导的助手、参谋的行政管理人才,面对严峻的形势,要充分提高管理效能,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地健康开展。

(一)增强职业认同,摆正自我位置。作为新时期的医院行政管理人才,角色定位不再是过去的低素质、低技能者,而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潜力的人才。社会和医院要对行政人员的辛劳和付出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认可,要通过各种方式加深人们对管理岗位的性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并形成一致共识: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使医院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必须把管理和医疗、科研、教学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管理人才更加有信心、有热情地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完善内部机制,推动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行政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能。因此,医院应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使行政管理人才摆脱机械式的思维,开阔视野,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平台。一是科学设岗。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对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的岗位设置、职责范围进行相应调整,建立职责明晰、层次合理、结构优化的岗位管理模式。二是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流转程序,建立清晰流畅的规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推进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实现办公的信息化、智能化,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提高地位待遇,激发工作潜能。要提高行政管理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就要建立公正、公平、科学的分配制度。在评定职称、津贴分配、福利激励等方面给予支持,满足管理人员的合理需求,解决行政人才心理失衡问题及后顾之忧。

(四)发展眼光评价,多元绩效考核。工作激励是提升行政人才工作效能的关键因素。医院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对行政管理人才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因岗而异,将工作业绩与晋级、分配相挂钩,并采用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过激励机制,增加行政管理人才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敬岗、爱岗、乐岗,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促进工作绩效的全面提升。

(五)完善培养模式,关怀职业发展。相比医生而言,医院行政管理人才的进修机会较少,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更是少之又少。医院领导要正确对待工作人员的职业周期问题,注重行政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制定针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加大进修和培训力度,鼓励学历教育再深造。要让行政管理人才参与决策过程,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认可和尊重,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开拓精神,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

(六)创造人文环境,提升适应能力。医院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加强沟通与交流,取得理解和支持,通过定期开展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思想统一,感情融洽,工作协调一致,才能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

总之,现代医院离不开高效的行政管理,高效的行政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必将对医院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医院管理者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医院长远、健康、协调、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