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授精方式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取卵周期的影响的比较

/ 2

不同授精方式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取卵周期的影响的比较

路芳鸣郝大勇刘景肖小帅

路芳鸣郝大勇刘景肖小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授精方式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取卵周期2PN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个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周期,依据受精方式分为IVF组(n=24)、ICSI组(n=38)和RICSI组(n=27),比较3组间2PN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结果IVF、ICSI、RICSI3组间2PN率分别是41.25%、75.24%、52.69%,ICSI组2PN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RICSI组2PN率高于IVF组且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CSI、IVF联合RICSI均可以提高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取卵周期2PN率,但是对与胚胎的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透明带是包裹在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外的一层半透明膜状结构,从排卵到胚胎种植前的囊胚孵化过程中,对卵母细胞形成、精卵正常结合、胚胎发育等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授精方式对特殊的卵子新鲜取卵周期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授精助孕治疗的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的患者。

纳入/排除标准:不育原因为输卵管盆腔因素、不明原因和男方轻少、弱精等因素,排除子宫畸形、排卵障碍、腺肌症、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取卵后4h准备行ICSI或短时IVF患者卵剥脱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发现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共纳入89个周期。

2.治疗方法回顾:

(1)促排卵方案和体外受精:依据患者年龄、基础激素水平和窦卵泡数目等因素为患者选择常规促排卵方案(COS)或微刺激方案(非COS)。B超监测卵泡发育,当两个主导卵泡直径≥14mm时,结合E2水平,注射HCG5000~10000IU,于后34~36h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前次IVF低受精或完全不受精者直接行ICSI,否则行常规短时IVF或过夜IVF;精卵共孵育4h后剥除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排出情况,有第二极体排出视为受精,对第二极体排出率<30%或未见第二极体排出的完全受精失败的IVF周期行RICSI,对于ZP蜡质样、外层锯齿状的卵子无论第一集体排出与否均行RICSI。

(2)胚胎移植、妊娠判定及随访:精卵结合后第3天,根据Ganer评分细则进行胚胎质量评估。选择1~2个优质胚胎或可利用胚胎进行新鲜周期移植或冷冻,其余行囊胚培养;微刺激方案全部实施胚胎冷冻。胚胎移植后14d采外周血测β-HCG,阳性者3周后B超检查,若见宫腔内胎心搏动则确认临床妊娠。

3.分析指标: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不育类型及年限、周期方案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三组间年龄、不育类型及年限、周期方案均无统计学差异。如图1

2.不同受精方式组的培养情况与临床结局的比较。IVFICSIRICSI3组间ICSI组2PN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RICSI组明显高于IVF组,且都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可利用胚胎率ICSI组有低于其它两组倾向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ICSI、IVF联合RICSI提高卵母细胞透明带蜡质样、外层锯齿状患者新鲜取卵周期2PN率[2-4],这种改变相较与IVF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不同授精方式对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5-6]。

参考文献

[1]朱琴,付伟平,王丽萍,等.部分ICSI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预防受精失败临床效果[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872-875.

[2]赵芳,吕玉珍,王娟,等.常规IVF完全/部分受精失败后行早期补救ICSI的应用价值[J].生殖医学杂志,2015,24:87-92

[3]BalabanB,UrmanB,SertacA,etal.Oocytemorphologydoesnotaffectfertilizationrate,embryoqualityandimplantationrateafter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J].HumReprod,1998,13:3431-3433.

[4]MantoudisE,PodsiadlyBT,GorgyA,etal.Acomparisonbetweenquarter,partialandtotallaserassistedhatchinginselectedinfertilitypatients[J].HumReprod,2001,16(10):2182-2186.

[5]孙艳兰,程玲慧,曹云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1),26-28

[6]宋雪梅,黄晓洁.卵母细胞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殖医学杂志[J].生殖医学杂志,2017,07(020):7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