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初中生作文兴趣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激发初中生作文兴趣初探

韦初高

韦初高

摘要:本文探讨了为什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认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从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改革作文批改方法三方面着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加以论述,阐明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现实性。

关键词:激发;作文;兴趣

作者简介:韦初高,任教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第二中学。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写作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因为信息时代人们更需要互相交流,社会的各行各业要想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就需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探讨失败的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写作。初中生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求我们教师对作文教学应予以高度的重视。目前,许多语文教师还只按照传统的作文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唉声叹气,迟迟不能动笔。教师催紧了,就马马虎虎地乱凑一些文字来应付了事,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作文课程改革也就势在必行,这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心血去研究、探讨,寻找迅速有效的全面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途径。下面我们就从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为什么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道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导师,起指导作用,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起主导作用,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的指导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教师的指导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指导的简单些,学生的作文就会空洞无味;指导得详细,学生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学生就变成了教师作文的传声筒,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教师的指导有方,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写作,自己抽时间花精力去搜集、积累写作素材,经常练笔,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作文写好了,语文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语教学效果也会较理想,从而也就会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利于学生成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课程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很关键的,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写作兴趣,寓写于乐

运用多媒体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寓写于乐的效果。学生习作常常“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要克服这一难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而且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像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素材。

2.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对已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产生一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家写作时的构思过程就是一种艺术想象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作品,更没有传世佳作。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想象运用于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具有生动和逼真的特点,因而想象也十分丰富、活跃,但自己对这种想象力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变成图像,变成主体可感的空间,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方式,如学《白杨礼赞》,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到了黄土高原,乘车在高原上奔驰,由远向近地看那枝枝叶叶靠紧团结的白杨树。学《岳阳楼记》,则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岳阳楼上,放眼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雄伟景象。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材利用得好,想象越丰富,写作兴趣越浓。

(2)利用编童话、写寓言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一次上《笑的武器》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让一个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参看课文漫画以《龟兔第二次赛跑》为题进行口头作文。稍做准备后,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这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是很难得的),笔者点名让两个成绩一般的同学讲故事,他们在讲故事时都加上自己的想象,引来同学们会心的微笑。一两句鼓励的话,使学生更加充满了信心。下课时间到,许多学生意犹未尽。笔者灵机一动,就让学生以《龟兔第二次赛跑》为题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文中描绘兔子如何吸取教训,不再在半途睡觉,结果转败为胜。写龟骄傲自大的形象也写得极为传神,其中有一个学生是写《龟兔第三次赛跑》,大致内容是说乌龟在第二次赛跑中骄傲自满,盲目守旧而导致失败后,受到动物们的嘲笑。痛定思痛,为了在动物们心中树立自己的好形象,决定仍请猴子当裁判,与兔子举行第三次赛跑,地点选择在一个山坡上,目标是山脚下的一棵树。比赛那天,全体动物都跑来观看。猴子的发令枪响后,兔子三蹦两跳很快地跑到前面去了,乌龟心里一急,脚也软了,头也缩了,差一点儿昏倒,身体不由自主地滚了两滚。乌龟发现滚的速度快一些,索性一横心,把头脚缩起来,把全身缩成一个圆球,骨碌碌地向下滚去。跑在前面的兔子突然发现一个“圆球”从自己身旁滚过,好奇心起把比赛的事丢过一边,想跑过去看个究竟,就拼命地追赶,在山脚下的一颗树下,终于赶上了那“圆球”。兔子正想用前脚扒开看“圆球”,耳畔传来了动物们的欢呼声,“圆球”也慢慢恢复原样,原来是乌龟。猴子裁判最终判定两人同时获胜。兔子脸红了,乌龟微笑了,动物们给两人戴上了大红花。讲评时这篇作文在班上一读,同学们就赞叹不止。笔者肯定了这篇作文的丰富想象,也恰如其分地肯定了其他同学的作文。后来又进行了一两次类似的作文训练,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最初怕作文的心理全消失了。常进行这样的作文训练,能使学生思维敏捷脱俗,跳出习惯说法的圈子,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3)进行推测式想象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谓推测式想象,就是根据已知的事情推断出与此有必然联系的尚不知道的事情的一种想象方法,如诗人杜甫由眼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推断出“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鲜艳、明丽的景象,就是一种推测式想象。

推测式想象作文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续写课文。如《皇帝的新装》课后有一道题是列出了我国童话作家叶圣陶和儿童文学家分别给《皇帝的新装》写的续篇。学生学课文感兴趣,看续写也觉得很有趣味,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写一个续篇。学生跃跃欲试,很快就把作文交来,有的学生写皇帝滥杀无辜,激怒了百姓,老百姓起来造反,推翻了皇帝的统治;有的写皇帝又羞又怒,病倒了,最后一命呜呼;有的写皇帝被孩子的真诚感动,改过自新,不再爱穿新装,专心治理朝政,从此国泰民安。学生各显神通,写得趣味盎然、得心应手。

除了续写课文外,笔者还进行另外一些类似的作文训练,如给开头,让学生写经过和结果,或给结果,让学生补充开头和经过等,这种训练开始时由学生随意乱写,后来要求学生设身处地,猜测必须合情合理,这样就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适当改革作文批改方法,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作文教学的成败息息相关,不可等闲视之。作文批改时,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评语忌用“杀威棒”

作文评语应是对学生作文的客观评价,忌讳“离题万里”、“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等词,因为这些词语会严重伤害学生的感情。试想学生耗费心血写出一篇作文,一下子就被简单的评语给“枪毙”了,能不悲观、气馁么?这种简单评语的结果只会使学生惶恐、畏惧,认为作文难写,一到写作文,只会战战兢兢、敷衍应付,当然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最有效的评语是多提建议,如该段可怎么写,这个词该换用什么词等,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2)评讲务必大谈闪光点

众所周知,学生的荣辱感、自尊心是十分强烈的,评讲时要尽量挖掘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当众予以肯定、赞扬。学生一旦得到好评便心花怒放、精神振奋,于是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这是激发学生乐于作文、勤于作文、精于作文的巨大动力。教师应予以重视。虽然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良莠不齐,有时甚至很差,但只要我们做教师的不带偏见睁开慧眼去寻找,总会发现其长处和特色。

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是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兴趣。学生辛辛苦苦地完成一篇作文交给了教师,都有一种急于知道教师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欲望,这种渴望教师指点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笔者平时比较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或在讲评中作为范例,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点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树立信心,逐渐消除了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采取学生自改、互改作文

自改互改作文能调动学生学习修改文章的兴趣,从而开发智力。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精批细改,从敬业精神来看是可嘉的,但由于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学生大多数成了看客,教师精批细改的精力和才智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折扣,是个很大的浪费。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批改的效率是很低的,这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从众多的语文教学名家到广大的语文教师无不有此同感。

根据笔者成功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教学见闻、教研感受,深感在作文教学中大力呼吁、推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作用。具体实施办法如下:教师先做示范,给学生起一个引导作用。每次作文批改时,教师可以先改一小部分,了解本次作文的情况,再发下去作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样本,起示范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内容、方法和经验,事先在前后黑板上各抄一篇有当众批改价值的学生作文(或用多媒体投影),教师在讲台上示范批改,这叫公改(或面批)。最好让学生也参与批改,发表意见讨论。这时教师越是精批细改,效果越好。接着由一两个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模仿教师做法,当众批改后面黑板的作文,开启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修改的兴趣。此时全班学生都可参与,这时学生的参与热情一定很高,也很投入。因为集思广益,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公改作文再作讲评。最后根据具体情况把学生分为二人、三人或四人一组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为调动评改积极性和以示区别学生的不同评改,引入竞争意识,可让学生用各种不相同颜色的笔芯(墨水)评改,看谁改得好。每个学生在一节课内可改2~4本作文,又可借鉴同学的改法,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了加强反馈,教师对每一次作文自改互改都要作一次讲评,指出成绩和不足。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多讲成绩少讲缺点,多些表扬少些训斥,熟练掌握作文批改的评语、评分和评价三要素,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作文毕竟是一项综合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目前还不可能找出一副立竿见影的“妙药”,但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这一角度入手,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朱新平.教书育人之道[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2]伍德亮.实用中学语文教学百问[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545100

OnMotivatingJuniorHighSchoolStudents’WritingInterest

WEIChugao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someproblemswhyandhowtomotivatestudents’writinginterest,pointingoutthatmotivatingstudents’writinginterestcanbeaccomplishedfromutilizingmultimediamodernteachingmethods,arousingstudents’imaginationandreformingwritingcorrectionmethod,andexpoundsthefeasibilityofmotivatingstudents’writinginterestbasedontheauthor’s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motivation;writing;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