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初探

张栗子

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传统高校教育中,注重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缺乏对于学生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实际运用,一类是学生对于社会认知。由于这两方面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迅速对自身能力进行定位,就业、择业双重困难。通过对于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帮助其在毕业后能更加轻松找到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

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做到全程化,指导内容相对狭隘,把就业指导做成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由于缺乏精细化、系统性的职业指导,许多大学生难以及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甚至很多毕业生在就业的前一刻仍然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就造成很多大学生无法为就业做好相关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往往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为当代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便成为一个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课题。

1“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内涵和特征

精细化,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精”和“细”。“精细化”职业指导意味着职业指导工作必须“精确”,即准确抓住主要矛盾、工作重点,必须“细化”,即覆盖环节要细、要全,从小事着眼,必须真正切实有效,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1而“精细化”职业指导包含“快、细、专”三大特征。

岗位信息发布“快”。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主要服务部门的职业指导中心要真正做到及时更新就业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对就业岗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借助网络平台、职业指导服务平台等多条渠道面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使职业指导的服务时效得到不断提高。

服务过程追求“细”。服务过程追求细,主要是指职业指导部门要开展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及时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每个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职业服务形式“专”。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开展具有针对性、多形式、多类别的“多元化”指导和服务,力求每个毕业生顺利就业。还要适时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及时搭建用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之间的就业桥梁。

2当前高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面临的问题

2.1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困难和新挑战认识不够,工作观念较滞后,职业指导软硬件投入仍未到位。部分学校中很多教职员工认为职业指导工作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未形成全员充分参与的职业指导氛围;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学生家长以及与政府劳动部门、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沟通互动不够,没有建立一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2.2职业指导队伍建设仍待加强

虽然目前各大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均开设了职业指导相关部门进行职业指导工作,但是职业指导工作面临专业化不强,对职业指导的研究不够,许多工作只停在上传下达的层面,对职业指导的系统研究和全程服务不够,不能适应大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的新要求。

2.3对学生的职业指导针对性不强

当前,尽管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是职业指导为大学生提供的指导的形式有限,途径单一,很多高校采取了利用讲座或者教师授课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另外,针对具有创业意识和想法的创业指导仍停留在粗放型。尽管不少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已有所认识,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但大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投入远远不足,缺乏对创业教育系统、科学的研究,缺乏有针对性、有效的指导。

3高校“精细化”职业指导教育建议

3.1加大人才引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应引入人才,通过专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理想职业的价值追求,结合自身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如果人才短缺,可以配合外界请一些职业规划专家、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来校做演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但也观察到当前的就业市场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并介绍一些不同的类别或新的职业,帮助学生扩大活动范围。同时,对于想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他们提前接触相关专业技能,尽早做好准备。

3.2提高教育机制精细程度

在部门设置中,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学生职业指导部门,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改进班级模式,转变为小班制,便于教师理解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单独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基本把握自己的未来方向,在将来发生变化时,也能及时为教师讨论对策。

此外,就业指导最宝贵的时期应该是学生在找工作期间重新分配课程。首先,指导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情况后深入研究所需的技能,第三和第四是具体的实施过程,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3.3提高课程内容精细程度

在传统的职业指导课程中,一般包括专业认知教育、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您可以添加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技能,同时提醒学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教会面对失败承担经营风险。对于一些想进入院校的学生,如公务员,聘用学生,或是参加西方支持的学生,要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可以结合实习计划,并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实习后询问他的实习情况。回答他们关于职业的问题,加深他们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不断地调整他们的目标,找到最好的职业目标。

4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找准定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职业指导工作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稳定。因此,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应该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摸索、实践,与教学一线的教师合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任、敬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真正做到“精细化”职业指导,努力完成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徐朝科.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181-182.

[3]陈亮贤.试论高校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