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园林施工中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

沈玲丽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技术难点;施工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绿化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由于人口的增长与有限的资源产生矛盾,园林工程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备受关注。园林施工新工艺是园林工程施工进步的表现,在园林施工中广泛运用新工艺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是达到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阶段的园林施工中,新工艺运用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难点,使园林施工新工艺的运用范围与运用强度受到制约。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探求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的内在规律,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工艺运用的效果。

1园林施工新工艺

1.1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概念

园林施工新工艺是指在园林施工的全过程中,对于一些施工工艺(植物种植、植物养护、园林小品等)进行管理和技术上的创新,实现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城市园林为例,在园林施工中运用新工艺,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施工新工艺将逐渐成为城市园林建设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2常见的园林施工新工艺

(1)雨水回收技术

该技术具有环保的作用,主要是借助相关设施的修建,或者对雨水进行特殊处理,并对降水进行收集之后,再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草树木等,实现对自然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三维垫网技术

该技术通常用在植草固土中,并且要求土壤柔软、疏松。留出90%的空间用来填充细石、砂砾、土壤植物的根部可以穿过它们均衡、整齐、舒适地成长咸熟后的草皮将泥土、草皮、网垫结实地连接在一起,因为植物的根系可以深入地下30-40cm形成一层厚实的复合式绿色保护层这种技术主要使用在环山路的侧护坡绿化效果很好。

(3)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园林施工时,常常会进行高坡或者人工湖的施工,这就需要采用边坡防护技术。在实际中,边坡防护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依照边坡的实际高度、当地的水质条件、边坡的坡度等进行确定。边坡防护技术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边坡的强度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坡的力学性能雄持边坡的稳定性。

(4)雨水膨胀止水胶技术

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的用途是进行密封处理,例如用于密封结构的接缝、管、线等周围的渗漏。当水渗透进接缝的时候,它能够利用橡胶的弹性及时止水具有双重密封止水的功能。

2新工艺存在的管理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园林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针对这一工程的建设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相比于很多发达国家,我国整体处于十分滞后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园林工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难以突破的局限性,针对园林工程的配套工作,还没有得到系统建立,管理体制不够系统和健全。不仅如此,相应的管理工作不够细致,面对很多细枝末节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以执行。在这种体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没有标准的技术规范,管理工作就很难产生实际效果,这两方面内容的缺失将会对使园林工程的系统建设质量大大折扣。

2.2滞后于社会全面发展

园林工程的系统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直接产物,需要依托于时代背景而存在。但是在我国经济在全面建设进程中,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园林工程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滞后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造成了与社会需求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距和错位。在这种情况下,园林工程就无法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全面建设,更加难以与社会建设保持同步,不能保证社会需求得到满足。这些方面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园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相关标准无法落实,工作开展难度全面增大。

3新工艺存在的技术难点

3.1应用范围相对狭窄

由于新工艺绝大多数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总结而成,对于园林项目可以形成某种程度的针对性。但是园林工程会受到地域性差异的很大影响,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气候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条件随时调整。所以即使在某一地区总结出了全新的施工工艺,也很难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新工艺进行取我所需的选择性应用,不能进行毫无二致的照搬套用。

3.2新工艺技术标准更为严格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引用新工艺,技术人员需要以丰富的经验作为基础,才能凭借自己的专业认知,进行灵活多变的技术应用。新工艺需要技术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水准,可以对各项技术进行娴熟应用,并且可以做到随机应变,这样一来,新工艺才可以产生因地制宜的效果,对不同地区的园林工程形成针对性。从而强化工程施工的整体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得到优化。不仅如此,新工艺的专业性相对更强,实施新工艺的技术人员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对新工艺熟练掌握并应用。新工艺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对专业理论的深刻研究,然后进行针对性改进,最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新工艺在改进过程中耗费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心血,所以理论逻辑性很强。针对这种类型的新工艺,需要以深厚的理论积累为基础,才能有序的开展新工艺施工,并产生良好施工效果。

3.3新工艺配套管理不成熟

园林施工受到系统性影响,只有以先进的理念为核心,才能做到带动整个施工系统,使施工效率更高。随着施工新工艺的的应用,推动了施工理念的系统进步。但是在现实的工程施工实践中,并没有针对施工新工艺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系统,使管理不能满足新施工工艺的需求。在园林工程系统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兼顾,并且保证园林工程可以与周边环境保持和谐,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没有做到针对植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在工程竣工之后也不能做好园林的系统管理工作。

这些方面的短板,无法通过改进施工工艺进行弥补和解决,需要以更新理念为基础,带动施工系统性改变。所以需要针对新工艺做好相关的建设,强化新工艺实施的综合水平,才可以从容应对施工各环节中层出不穷的问题。

4解决新工艺管理和技术难点的相关措施

4.1技术应用创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使人们对环境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普及,都给园林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传统的园设计方式及工艺,随着新时期的发展,逐渐被淘汰,取而带之的,是新型的施工工艺。在园林的设计中,也提出了“虚拟现实”的设计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从理论上可以认为,园林的地理数据都可以在多维的虚拟风景园林环境中得以表现,包括色彩、声音、水景等因素,都能够划归到时空额外的维度中。

4.2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要注重内在规律的作用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与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景观要求不同的施工工艺的应用,在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应该对园林施工工艺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探索与研究,把握其发展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园林施工新工艺为园林建设服务。例如,在进行园林绿植的种植过程中,需要把握这些绿植的生长规律,并根据其生长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完成绿植的裁种。

4.3全面质量管理是技术管理的依据

园林建设特点,与城市主体特色具有紧密的联系。园林景观的特色是体现城市特点的一项重要组成,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所以,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园林施工质量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园林景观的建设,即美化了城市的环境,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园林建设的质量,与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紧密联系,在园林建设的施工中,要狠抓建设质量,对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展开严格的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使建筑施工工程能够历经时代的变迁而能不畏时间的变化与迁移,这也是园林建设中新技术成果以及质量体系有效实施的一项重要保证与前提条件。

5结语

园林工程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项目,为了使园林工程的系统施工效果得到优化,引用新工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潮流。这时就需要针对新工艺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明确其中存在的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实践,总结其中存在的内在规律,从而加深对新工艺的掌握。这样才可以产生良好的施工效果使园林工程得到优化性建设,达到引进施工新工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忠祥.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02)

[2]徐文瀚.关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思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08)

[3]陆志华,贾秀珍.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09)

[4]许春芳.现代园林施工工艺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