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美读”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

陈学风

河北省武安市新华小学陈学风056300

【摘要】:语文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美读”是有感情的朗读,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美读训练,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这样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语文、朗读技巧、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情感的主要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学习语言艺术的重要途径。“美读”则是在朗读的基础上,使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接受朗读指导的起始阶段,也是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朗读指导,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学会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变化,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一、读准字音。一年级课文的特点是注音课文,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对拼音教学,要做到持之以恒,堂堂必教,课课必学。

其次,要利用多种朗读形式,如接力读、开火车读、大声自由读、表演读等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儿化”韵和轻声音。

最后,教师要会听,即注意听清学生的发音,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另外,我们这个地方的人讲话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在学生朗读中,就要不厌其烦地进行纠正,甚至其他人也跟着再读一读。

二、注意停顿。停顿,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而不是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更不是高腔怪调地唱读。低年级的学生点读或唱读的现象严重,妨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怎样克服点读、唱读现象?

首先要判断句子的长短,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可借用停顿符号标注以引起注意。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语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有所变化,可用听录音,教师示范读、带读等形式进行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克服点读、唱读的缺点。

三、读出语调。语调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高升调多在问句里使用,或者是在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如《狼和小羊》一课,要指导学生读好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读出狼那种恶狠狠、蛮不讲理、凶残的语气。

2、降抑调。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陈述句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让学生认识句子,掌握标点符号,按语法停顿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品味词语。品味词语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一些准确、传神、生动的词语,让学生主动品味其语言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情感,理解课文内涵。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品味,朗读句子的时候,对文章情感的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一年极下册《春天的手》中有这样几个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抚摸、掠过、拂过、拍着、拉着等,让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帮助理解词义,有助于他们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不同含义。从而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感悟。

五、精选练点,锤锤有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

感情朗读,固然要掌握语气、语调、重音、停顿、速度、节奏等朗读技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在感情上对接,实现与作者、文本的融合,朗读才会有艺术感染力。否则,便是照本“宣读”,无情无味,失去了文章的审美价值。

有时,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必须“入乎其中”,设身处地地进入作品,换位思考,分析、研究人物的命运、经历,洞悉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情感把握才能恰如其分,“美读”才能落到实处。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美读”是有感情的朗读,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美读训练,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这样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