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中护理管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健康教育中护理管理的作用

胡婕

(四川健康管理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选取64例研究对象均选取我院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均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分娩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产妇护理满意高达96.97%,与对照组7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确切,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意义

由于大部分孕产妇对于分娩知识的认知水平不高,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其分娩质量,所以,在产科应当有效创新其护理方式,强化孕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树立积极的心态,以此帮助孕产妇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生概率,有效提升分娩质量[1]。本文本次选取64例研究对象均选取自我院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选取64例研究对象均选取我院2016年0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收治的孕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2例在次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其中,实验组孕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5±2.11)岁;孕周在25-41周,平均孕周为(31±4.42)周。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4±3.45)岁;孕周在23-39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2±4.32)周。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护理方法

针对对照组孕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有效记录孕妇及其胎儿的生命体征,观察孕妇宫缩强度及其时间。实验组孕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护理人员为孕产妇全面介绍住院环境,有效分析不同孕产妇的文化水平及其心理状态,通沟通交流等方式解答孕产妇的疑惑,使其深入了解孕期必备知识,同时意识到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护理人员引导孕产妇正确饮食,尽量少食多餐,避免出现早产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积极干预孕产妇运动情况,将孕妇体重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妊娠糖尿病,提高生育安全性。

(3)护理人员实时监控孕产妇状态,一旦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或者嗜睡等情况时,应当进一步强化心理教育,帮助孕产妇缓解其产前恐惧症。另外,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了解分娩的具体流程,强化产前锻炼,若有必要,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成功孕产妇分享自身经验,帮助孕产妇树立信心。

(4)孕产妇教育应当实现多样化发展,即可以通过电子教程、视频教程、健康宣传等方式开展,使孕产妇通过多途径获取孕期知识,有效保障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深度。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记录,主要包括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两种方式;(2)观察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并记录,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3)采用本院自制护理调查满意问卷,针对两组孕产妇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其中,≥85分为非常满意,65分≤基本满意<85分,<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时,P<0.05。

2.结果

2.1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方式

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4例,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87.50%;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23例,剖宫产9例,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71.86%,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娩结局

实验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产后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21.88%相比差异显著,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满意度

实验组19例患者满意,12例患者一般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11例患者满意,13例患者一般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为75.00%,对比两组相关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健康意识,尤其是在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健康教育的要求更高。孕产妇保健工作在我国开展时间较长,但是由于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区域产检也有所不同,孕产期健康教育与孕妇及其胎儿健康存在直接联系,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孕产妇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通过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为孕产妇提供感情支持,做出有效指导,强化孕产妇对于分娩知识的认知,以此保障孕产妇自然分娩的正常进行,提升孕产妇护理满意度[2]。本次研究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实验组,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后孕产妇护理满意度高达96.97%,与对照组75.00%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将健康教育运用在妇产护理中有助于降低孕妇分娩危险因素,保障胎儿健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概而言之,在妇产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确切,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翠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22):101-103.

[2]周方红,白海昕,黄金丽,邹冬梅.护理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3):107-108.